返回顶部

芦山县宝盛乡中坝村高文见脱贫记

www.scol.com.cn  (2017-11-09 12:25:49)  来源:北纬网  
编辑:王飞  

这两年来,芦山县宝盛乡中坝村脱贫典型高文见一家的生活,变化大得连他自己也不敢相信。

11月3日,天空下着小雨,高文见看着不远处拔地而起的建筑,喜滋滋地说:“再过几个月,我们就能搬新家了,相信将来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高文见曾是该村的贫困户,曾经穷得揭不开锅。2015年,在精准扶贫政策支持下,他养殖了350只蛋鸡、50只土鸡,种了5亩茶;2016年,他不再养鸡,改为养殖6头母猪,当年底实现脱贫;2017年,高文见扩大养猪规模,养殖50余头商品猪,成为当地致富带头人。

曾是贫困户 日子过得窘迫

11月3日清晨,高文见背上背篓,拿着镰刀出门,上山割草为猪准备饲料。

清晨的山头,雾气还未消散,高文见要赶在太阳出来前割满一背篓猪草。“清晨的猪草水分含量高,营养充足。”这是他这几年养猪得出的经验。

割完猪草,高文见回到生猪养殖场。里面有活蹦乱跳的小猪崽,也有膘肥体壮即将出栏的大肥猪。高文见介绍,养猪场存栏50多头商品猪,今年的生猪价格保持在每公斤15元以上,“这样算来,今年的收入能达10万余元。”

从贫困到致富,并非一步之遥。除了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勤劳”是高文见脱贫致富的法宝。高文见今年46岁,2014年以前,一直靠务农为生;一家五口人,上有老下有小,妻子又患病;作为全家唯一的劳动力,高文见比别人更努力,为了增加收入,他白天外出打零工,晚上回家还要摸黑种地……

随着年龄增大,不分白天黑夜进行劳作,高文见渐渐吃不消。高文见发展养殖的心思很强烈,但他只能养殖少量的猪,要形成一定规模很难。

后来,中坝村第一书记郭禹给他讲解了帮扶规划,并鼓励他:“现在猪价上涨,养猪可行。”

发展养殖业  贷款扩大规模

养猪需要场地,乡里帮助他维修了圈舍。“对于养猪,我有底气,我认为我有能力养好。”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政府帮扶下,高文见养殖的6头母猪陆续生下猪崽。

后来,得知贫困户搞养殖可以申请小额贷款,高文见又主动申请了3万元小额贷款,在原有猪舍附近的空地上又建起一片猪舍,开始扩大养殖规模,发展商品猪养殖。

贫困户高文见的“志”,经过当地党委政府、联系帮扶部门、第一书记,以及他自己的不等不靠,一点一点地被扶了起来。

如今,高文见俨然是个养猪能手,并掌握了一定的兽医知识。

只见他手扶在猪圈栏杆上,两腿一伸、一跳,便踏进猪圈,挨个给生猪“问诊”:测体温、摸肚子、听呼吸……

给生猪看病的本事,高文见去年才学会。他的老师,是宝盛乡驻村帮扶农技员。

随后,高文见开始给猪打针。他娴熟地敲破药瓶,将针头伸进药瓶,将液体药物吸进注射管;接着,高文见手上的针迅速扎在一头生猪的后颈上。

“下针要快,否则等它发现反抗起来,就没法下针了。”高文见说,他与庄稼打了一辈子交道,眼下做的事情,无论是难度还是技术含量,都是他人生中最高的,不过他也乐在其中。

树更大目标  争当致富能手

“现在猪肉价格比较稳定,毛猪一公斤能卖到15元,一头猪能卖2000多元。我认为明年春节前,价格肯定还要上涨。”高文见翻开手中的记账本,里面记录着养猪场建成后的每一笔开支,“这里面有借的钱、有贷款的钱,大家的帮助让我发展起来,我有信心继续发展下去。”

从贫困户到养殖户,成为当地脱贫典型的高文见并不满足于现状,他还有更大的目标:“明年,我要争取当致富能手。”

目前,高文见养殖了6头母猪50多头商品猪,今年收入能上十万元。

高文见计划明年继续扩大生猪养殖规模,并成立合作社,吸纳更多的贫困户以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让更多贫困户共享精准扶贫政策的红利。

高文见说,党的十九大已经胜利召开,他希望所有贫困户早日摘掉贫困帽,过上美好生活,“我相信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将走得更加坚实。”

石雨川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