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雅安:农旅融合 风景独好

http://www.scol.com.cn  (2016-05-04 10:13:27)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王飞  

雅安:农旅融合 风景独好

    李璐君 四川日报记者 王飞 游飞

    峡谷清溪游止步,果林深处有人家。四月的雅安汉源县清溪镇同心村风景如画,一条蜿蜒的小河穿村而过,一排排崭新的民房与绿树交相掩映,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通村连户。路的尽头,2000亩甜樱桃、花椒、苹果等果蔬连成走廊,游客穿梭其中,采摘、品尝、观光,不亦乐乎。

    同心村的2000亩果蔬,只是雅安市百公里百万亩生态果蔬特色产业走廊的一小段。在雅安,像这样的百公里百万亩产业走廊还有茶产业和果药产业两条。三条走廊,全长1000公里,总面积300余万亩,辐射全市90%以上的区域,如同三匹骏马,拉动着雅安产业和旅游经济的驰飞。

    在雅安,伴随重建新村而来的,不只是三条特色产业走廊。雅茶、雅竹、雅果、雅药、雅鱼“五雅”特色产业发展壮大,5个农业示范园区、465万亩特色产业基地相继落地,茶马文化、熊猫文化、红色文化等入村入户,80个休闲农业景点、18家省级乡村旅游特色业态创建。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重建新路在灾区广泛开展。雅安市抓住灾后重建契机,在“农旅结合、产村相融、一三互动、接二连三”的发展思路下,大力发挥生态优势,将农业农村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

    观光农业、农事体验、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方兴正艾,重建惠民、生态富民成效显著。2015年,雅安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综合收入145.6亿元,占全市旅游综合收入的95.6%。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195元,农民人均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获得收入3665元,同比增加21%。近3万贫困人口从中增收。

    生态文化游成了雅安灾后重建和发展的新动力。

    灾区变景区 “绿水青山”挖出“金山银山”

  

   “灾后重建结束后,龙门的乡村旅游将成为促进当地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4月8日,走在青龙场白伙新村荷花观赏池步行栈道上,廖贤回忆起来龙门乡创业的初衷。听闻龙门古镇将被打造成4A级旅游古镇后,廖贤预感,这里将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于是,他和朋友合资,来龙门开了家“新龙门客栈”旅游服务中心。

    像廖贤这样瞄准龙门潜力,前来发展产业的人不在少数。“4·20”芦山强烈地震三年后,震中龙门乡在重建中“脱胎换骨”——以龙门古镇核心区为中轴线,以玉溪河生态景观带、新村产业发展带为两翼,以全村7个新村聚居点为支撑,“镇村一体、产村相融”的旅游景区在此形成。

    新修、拓宽的乡村道路四通八达,漂亮别致、极具川西特色的新村聚居点夺人眼目,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趋于完善,2条生态旅游环线串联起龙门溶洞、青龙寺、青龙关等各大景点。龙门乡的乡村旅游准备就绪,只待发力。

    芦山县龙门乡党委书记陈刚意识到,百姓房子有了,还得有票子,而乡村旅游将成为龙门人致富的发力点。

    为此,龙门乡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农业观光、农业休闲、亲水休闲、养生居住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吸引了3家大型农业公司6个项目入驻,流转土地2000余亩,核心发展大棚种植150亩、水塘面积近50亩、猕猴桃面积1500亩等。1000余名村民在新建的农业产业示范园中找到工作,50家农户办起了农家乐。去年,龙门乡人均增收比前年增加了1500元左右。

    灾区变景区的还有飞仙关镇。作为茶马古道的第一镇,雨城区、天全县、芦山县三地交界,国道351、国道318、省道210三线交汇,飞仙关镇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文化底蕴得天独厚。灾后重建中,飞仙关镇全力打造国家4A旅游景区,环湖栈道、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优势向经济效益有效转化。

    田园变公园 特色产业打造特色风景

  

    炒制茶叶、茶艺展示、茶技表演……清明小长假期间,名山区中峰乡牛碾坪万亩生态观光茶园内游人如织。1000多名游客来此参加蒙茶仙子“春·采茶”活动,赏茶品茶,骑游观光。

    在名山,“茶”早已成了城市的名片。27万亩茶叶产业基地不断壮大,万亩茶生态观光茶园连结成片,蒙顶山茶乡等四条茶旅路线开通,去年吸引了285万名游客,旅游产值达21亿元。

    茶庄、茶场、茶会、茶家乐、国家茶叶公园……以“茶”为核心,名山区的乡村旅游正在飞跃。今年,名山区将投资3.5亿来推进茶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自从种上‘白凤桃’,生活条件改善了,年收入轻轻松松上5万。外出打工的申沟人都回来了。”3月25日的汉源县双溪乡桃花会上,申沟村村民冉瑞林乐呵呵地说。

    白凤桃是当地的主导产业。为推进“一村一品”建设,村政府将1.2万亩的白凤桃基地打造成“桃园胜景”农业景观系统。每逢桃花盛开,数以万计的游客来此赏花,体验乡村旅游。

    当地村民纷纷抓住人气,在路边卖起了蒜头、蒜苗、土豆,或在家里开起农家乐,为游客提供食宿。农旅结合,让村民们在自家门口收入就得到提高。

    汉源县副县长蒲丹惠介绍,申沟村在发展“白凤桃”之前,发展过西瓜、蔬菜等产业,但都没有“白凤桃”收益高。选定“白凤桃”为主导产业后,通过规模化和持续性种植,把村落打造成观光、餐宿一体化的节点,“游客有景看,吃住不愁,自然纷至沓来”。

    芦山县龙门乡白伙新村的红心猕猴桃、名山县茅河乡香水村的无性系茶苗、宝兴县陇东镇新江村的红心果……在雅安,“一村一品”,以特色产业打造特色风景、驱动旅游发展,成为了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动力。

   农房变客房  农家乐带来“大家乐”     

   

   “桃花丸子来咯。”汉源县双溪乡申沟村村民汪国华,给来家里吃饭的游客们端上自创的菜肴。“好吃,花香和肉香融合。”一颗丸子下肚,客人们赞不绝口。

    菜里的桃花是从自家桃园里的白凤桃花上摘的。申沟村白凤桃基地成为旅游景点后,在外务工的汪国华辞掉工作,借了50多万在家开起了农家乐。

    农房摇身一变成客房,汪国华亲自编竹篱笆,栽桃树,摆上石砌桌椅,将小店布置得干净又舒适。自创的菜肴味美价廉,游客直呼吃得“开心”,汪国华的生意蒸蒸日上,他笑着说:“最近每天收入近5000元,一年下来,收入有10多万。借的50万现在很快就还清了。”

    他为自家的农家乐取名“香约桃花源”,希望客人们来这个世外桃源体验到农趣,能够笑得像桃花一样红。

    茶业采摘的季节,名山区双河乡骑龙村村支部书记何兴贵,每天奔波于茶园和自家开的农家乐之间。村“梨园茶乡”旅游项目开始后,何兴贵和侄子一同开起了茶家乐。在这里,游客不仅能体验采茶、制茶、品茶的乐趣,还能品尝“茶香猪”、“跑山鸡”等特色菜品。

   “在新村聚居点建设时,我们着力通过治理一条河沟、建设一个新村、带活一片产业,致富一方百姓。”同心村党支部书记王定刚说,如今的同心村集重建新村、产业新村、旅游新村、生态新村为一体,不少村民办起了农家乐,旅游业成了致富增收的新渠道。

    2016年,雅安市将投资14亿元发展重大生态文化旅游项目。“春踏青观花、夏避暑度假、秋采摘体验、冬喝汤过年”。雅安市正以此为目标,努力培育“景美致雅、行旅平安”的灾后农旅新业态。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