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哥说“史”⑦∣重檐飞翘的古观音阁

2022-02-07 23:05:4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飞

四川在线(吴磊 雅安频道 罗光德)雅安市雨城区县前街106号,有一座全部由极其珍贵的金丝木建造维修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观音阁。它,自最早诞生的那一天起,静静地矗立在车水马龙的繁华城市一角,历经风雨已近700年!

据《雅州府志》(乾隆版)记载:“观音阁,治南月心山(月心山即苍坪山,又名雅安山)下,又名月心阁,阁内有泉,甘而且冷,萧梁古刹也。国朝康熙四十四年,僧了悟重修。知州刘启和立碑记之。”

《雅安县志》记载:明代许恩《重修观音阁碑记》说,观音阁“明洪武甲子岁(公元1384年)建”,其“殿宇重檐,中塑观音像”,并列座十二圆觉、十八罗汉,四壁之上诸天二十四,左右钟鼓。《重修观音阁碑记》石碑上记载说:雅安治南,有缘起萧梁的禅宗寺庙,名观音阁。明洪武十七年(1384)始建,寺庙内有“龙井”一口,旧传“每到雷雨季节,山崩泉出,鱼虾涌集”,人们便传说“有龙居住在此地”,故开始集资修建此阁。

走近这座重檐飞翘的古观音阁,记者发现,该幢古代寺庙建筑为坐南朝北的重檐歇山顶抬梁式木结构斗拱建筑。

“观音阁的梁架结构为八架椽屋四椽袱(房梁),前后乳袱搭牵用四柱,通高12米,面阔五间22.4米,进深三间12.9米,五铺作斗拱,明间补间铺作四朵。全部结构不见一颗铁质钉铆,其结构十分精细,造型优美。素面台基石围栏,台基高1.4米,围栏0.93米,基坝嵌石质碑刻六通,垂带式踏道五级。观音阁整体布局严谨,用材坚实,具有很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雅安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13年,观音阁作为茶马古道的一部分,被批准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3月,茶马古道上的古观音阁抢救保护工程开工,修缮时发现观音阁前檐下金枋上有“大明天顺……鼎新立”题记,上面详细记录的年代信息确切,建筑的主体木结构为明代遗存,屋面为清代重修。2015年1月,古观音阁抢救保护工程竣工,获评2014年度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

原来,古观音阁旧名月心阁,寺庙最早缘起上溯至南朝时期的梁代(502~557年),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418年)。天顺元年(1457年)至正德九年(1514年),观音阁的住持僧妙能、徒弟圆正持钵募化重建。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观音阁住持僧了悟又精工维修扩建,后经乾隆、嘉庆年间培修、改建、扩建,终成三重殿及楔房数十间的规模。据相关文献记载,观音阁在清末和民国初年仍有继续维修,并扩建两侧梢间及前檐廊。

1950年2月1日,雅安解放后宗教活动停止,观音阁寺僧大空还俗,观音阁交雅安县粮食局作仓库使用。1954年9月,西康省民政厅、文化处将观音阁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5年,西康省撤销并入四川省,观音阁由雅安地区交商业局糖酒公司使用。1974年后,由雅安地区商业局商储车队使用。“这段时期,佛寺无僧,佛像彩绘破败遗失,三重殿及楔房数十间仅剩观音阁一殿,栉风沐雨,梁朽柱蚀瓦掉,倾危险象,朝不保夕。”

风吹雨淋,历经岁月沧桑的观音阁榱题(椽子头)凋落,屋檐塌陷。因年久失修,屋面于2002年发生坍塌,大木构架糟朽、倾斜严重,这座精美楠木古建筑的一天天破败,让许多的人们坐不安席,食不知味。2002年,古观音阁交雅安市雨城区文管所管理,四川省文物局拔专款,由雅安市、雨城区文管所加固维修。2007年6月,观音阁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4月,芦山7级强烈地震发生后,灾后重建对原有古建筑进行修缮恢复,对文物本体纠偏、构件更换、剔补、屋面整治及周边环境治理;添置安防、消防和避雷设施等,终于让这座古代名刹在人们的期待中恢复了昔日的模样。

前期施工于2013年5月实施,包括搭建彩钢保护棚和满堂脚手架,拆除瓦屋面,拆下的瓦件、脊饰分类码放。

正式施工于2014年3月开始。首先拆除两侧耳房,然后用钢缆将屋架拉住,避免落架时继续倾斜。落架工程中注意保护构件榫头,斗栱用铁丝整攒绑扎后整体吊运。落架时掌墨师亲自在构件上做标识,同时监理拍摄记录构件所在位置及外形特征,以备标识脱落时仍能归安原位。

落架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开始牮正。将钢缆垫地毯绑扎于几根主要的柱头上,另一端通过手拉葫芦固定到地面的桩子上,几处柱、枋交接处用戗杆和千斤顶顶住,同时拉葫芦、顶千斤顶。由于观音阁倾斜严重,柱头最大偏移量超过1米,在拨正中须不时调整脚手架,如此反复多次,经过两天时间才将屋架基本拨正。

木构件修补主要采用剔补、拼补的方式,用白乳胶或环氧树脂胶粘牢。梁枋类大构件若有榫头糟朽,在构件底面用5厘米厚钢板加螺栓加固。新做木构件严格遵循旧构件形制,按旧构件轮廓描摹1:1等大模板进行制作。雕刻纹饰按拓片制作。柱子墩接加铁箍2道,柱心糟朽的清理后插入适合尺寸的木柱并用环氧树脂灌浆。

观音阁前金柱间的一根屋内额因糟朽严重,以前临时加固时在底面增加了夹板并用铁箍固定,按照一般规律,这个位置很有可能写有纪年题记。落架时,监理单位特别叮嘱单独存放该构件,去掉夹板后果然通过红外摄影发现有“大明天顺……鼎新立”题记,可惜中间的文字因糟朽严重已不存,构件本身也不能继续使用。该构件更换后,监理在新换构件背面题写了这一发现经过,为新换构件留下了年代标识。

瓦作按照旧瓦件中年代最早的规格统一定烧新瓦件,旧瓦件多用于砌屋脊及翼角处,旧脊饰也大多得到利用。

台基、地面、石栏杆做了翻砌,旧构件全部原位使用,仅少量缺失处做了补配,保持了原有石活的历史质感。为加强台基抗侧推力的能力,又在内部增砌了一层条石。

修缮中发现,观音阁翼角部位经过多次重修,情况最为复杂。上檐4个角科均为后期更换,制作极为粗糙,用材也不是楠木。椽子中发现有几根椽尾窄椽头宽,且椽子侧面有钉眼痕迹,可能是原来的翼角椽,为放射形布椽。大角梁上的痕迹也与现有大刀木不完全吻合,可能以前安有子角梁。翼角处使用的勾头瓦也与别处不同,质地轻薄,为仿汉代“与天无极”篆文瓦当。此次修缮维持平行布椽、大角梁加大刀木的做法,保留了不同时期的历史信息。

如今,行走在雅安市区的南门坎附近,阳光、石阶、古树,再加上气势恢宏檐角飞动的观音阁古建筑映入人们眼帘,一幅川藏茶马古道惬意小城里的“清明上河图”古意画卷,便在繁华街市的吆喝声中铺展开来。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