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名山区着力建设宜居宜游宜养宜商的“中国茶都”

http://www.scol.com.cn  (2016-11-02 10:06:13)  来源:北纬网  
编辑:王飞  

       

                              名山区万古乡红草新村

● 根据绘就的蓝图,名山区将坚定绿色发展方向,深入开展绿色发展实践,守护好绿水青山,加快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中国茶都”,努力把名山建成绿色发展先行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和茶休生态康养示范区

●到2020年,名山区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努力迈向“百亿县区”;人均GDP达全市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100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900元,与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希望无限。

让名山人瞩目的中国共产党雅安市名山区第二届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中共名山区第二届党代会)已经隆重召开。本次大会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决胜全面小康,为把名山建成宜居宜游宜养宜商的“中国茶都”而努力奋斗。

蓝图宏伟,阔步前行!

名山的未来让人充满期待。

回顾往昔岁月,过去的五年,是名山区在艰难中努力前行的五年,是在探索中尝试转变的五年。

过去五年,面对灾后恢复重建的严峻考验,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和名山产业发展破题的双重挑战,面对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和光荣使命,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区委区政府的组织带领下,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下,名山区干部群众上下一心、奋力赶考,在聚力攻坚克难赶考中,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过去五年,名山区茶产业提速增效,茶叶品牌价值提升,在全国264个茶叶主产县县域茶产业发展综合实力排位中,名山区位居全国第四、四川第一;

过去五年,抓住灾后重建机遇,名山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完成17181套城房维修加固和重建,建成40个新村聚居点、45个相对集中点……

过去五年,名山区以快人一步的加速度,圆了多年的赶超梦。

如今,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名山区开启了又一个令人憧憬的五年。

未来五年,名山区将始终坚持“工业强区、城市立区、茶业富区、旅游兴区”的发展思路,坚定不移走“绿而美、绿变金”的绿色发展之路,打好脱贫攻坚硬仗、补上名山发展欠账,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确保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把名山建设成宜居宜游宜养宜商的“中国茶都”。

这五年

改善民生 百姓生活有了大幅提高

社会保障,就是要让百姓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没有后顾之忧。

过去五年,名山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使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使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五年来,一张日渐坚实细密的社会保障网,提升着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

“地震后我们这里的水质不稳定,经常是泥浆浆,还不是天天有水用,遇上没水的时候就只能去有水的场镇挑水,用水最困难的时候,还用洗菜水洗衣服,重复利用。”对名山区城东乡双田村村民来说,用上自来水一直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如今,项目总投资2亿元左右,占地面积约104亩,供水规模为6万m3/d的名山农村供水总厂建成并投入使用,不仅该村357户1210人都用上了洁净的自来水,还解决了整个名山区19个乡镇170个行政村和城区、工业园区共23.98万人的饮水难题。

五年间,名山区委坚持把民生所需与发展所急、当前安居和未来乐业有机结合,全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成惠及24万人的农村供水总厂和蒙顶山供水厂,同时,名山河生态补水铜头引水工程名山支渠项目进展顺利,整治了18座病险水库,制约名山区发展的水资源支撑能力弱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走进名山区建山乡见阳新村,村民王富强正忙着清点货架上的商品。他说,自去年开办小超市以来,超市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几乎每个月都要进两次货。

“新房门前就是公路。”王富强说,装修新房时,他就跟妻子商量,用好新家的区位优势,将一楼用作开店铺,二楼用作居室。如今,王富强开办的超市商品种类繁多,零食、水果、玩具、生活必需品……一应俱全,不仅方便了新村居民日常购物,也方便了周边居民,生意不错。

坚持民生优先。

过去五年,名山一直在行动!

立足城市面貌提升。名山区完成了17181套城房的维修加固和重建,建成40个新村聚居点、45个相对集中点,完成了49075户农房的维修加固和重建;基本建成新店、车岭等商贸服务型示范乡镇,万古、中峰、茅河等旅游型示范乡镇,百丈、红星等园区带动型示范乡镇;全面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建成50个幸福美丽新村。

按照“功能配套、设施完善”原则,名山区推进教育优先发展,61所学校重建项目全部投入使用;完成卫生计生重建项目18个,实现医疗服务设施向社区、农村和新城区转移,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卫生院。同时,推进公共配套完善,建成体育馆、游泳馆、市民活动中心、市民服务中心、蒙顶山旅游广场等一批公共服务类项目,基本形成了布局更优、服务更优,且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

五年来,名山区共投资48.3亿元,实施民生工程390项,群众反映强烈的用水难、出行难、看病难、发展难等问题,逐步有效解决,百姓生活有了大幅提高!

这五年

茶旅融合大发展 美了“茶都”富了百姓

灾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

如今,走进名山区,处处可见一道道亮丽风景,洋溢浓郁的高速发展气息。

副食店、理发店、协力车租赁……

在名山万古乡红草新村,居民郑兰均用不到200平方米的新家,开了3个小店,做着3个不同的生意。

“最先开的是副食店,随着新村打造得越来越美,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去年12月,我又买了10辆协力车用于租赁增收。”郑兰均说,一到周末或节假日,租车的人特别多,经常供不应求。现在,他还计划着再增添几辆六人协力车。

茶之于名山,已不仅仅限于第一产业农业。与2011年同期相比,2016年,名山区茶叶鲜叶总产值增幅达16%,综合产值增幅达33%,带动农民收入增幅达85%,名山区在全国264个茶叶主产县县域茶产业发展综合实力排位中,位居全国第四、四川第一。

茶乡旅游初具规模。2016年与2011年同期相比,名山区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增幅,分别达125%和265%。

农民增收结构优化。从单一的鲜茶叶收入,转变为茶旅融合发展带来的复合性多元化收入结构,采摘体验、餐饮住宿和茶产品销售收入占比逐年提高……

茶——名山区农业的主打产业,撬起农村居民幸福杠杆的“大功臣”。

这5年,名山区的“茶”文章越做越精彩!

精彩来自于丰厚的茶业资源优势和茶业转型升级——名山区大力推动茶旅融合发展,在灾后产业重建中,茶产业重建贯穿“茶+科技”、“茶+旅游”、“茶+互联网”三条主线,不仅增强了名山茶产业核心竞争力,更推动了百姓持续增收。截至10月24日,蒙顶山茶叶交易所交易额已达844.7亿元,交割达11.6亿元,被选定为全国茶叶商品价格与指数的唯一采集平台,成为中国茶叶商品的“定价中心”。

此外,名山茶产业重建确立起“1+6+N”空间布局,即:通过“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劳动变运动、产品变商品、茶山变金山”,打造“花香茶海”,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建成一条69公里的生态茶产业文化旅游经济走廊,在走廊上分步打造科普茶乡—牛碾坪、骑游茶乡—红草坪等6个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茶乡组团,同时在走廊上培育了若干个休闲农场、茶家乐、茶庄,辐射带动沿线12个乡镇近15万群众广泛参与共同致富,形成了连点成线、连线成片的茶旅融合、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这五年

脱贫攻坚增发展动力 百姓增收致富有了新渠道

“你看,这就是我的核桃苗,长势不错!”

10月26日,在王山村5组贫困户郑还术的茶园里,他向记者展示着他的增收希望:除了茶园,他又有了种植核桃增收的新渠道,距实现脱贫目标也越来越近!

今年1月份,在村里的引导下,64岁的郑还术在4亩茶园里套种的70株核桃苗全部成活,“到核桃丰产时,每株产量至少有150公斤,按现在的市场价每公斤4元计算,保守估计每亩茶园至少可收入6000元。”黑竹镇党委有关负责人说,郑还术家的核桃挂果时,年收入可达3万元左右。

名山区有这样一组数据:

2016年上半年,名山区网络销售突破3亿元,带动人均增收300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45%;

2016年1—9月,名山区电商销售占总交易额的28.6%,较去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

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

这五年,名山一直在行动!

名山区委动员凝聚全区力量,精准发力,努力以脱贫攻坚成效增强发展动力,缩小同步奔康差距,出台了区级层面脱贫规划和42个贫困村脱贫规划,完善了5762户贫困户的帮扶计划。

同时,建立健全了驻村帮扶“五个一”、涉农资金整合、每周督查通报、每月会商研究、县级干部蹲点调研等推进机制,确保工作高效推进。统筹安排800多名干部直接参与脱贫攻坚,争取到中国扶贫基金会、慈善总会、红十字会、江苏隆力奇集团和区内的电力、通信、银行、民营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充分调动贫困户内生动力,形成了强大的脱贫攻坚合力。

此外,名山区全面启动“五个一批”脱贫攻坚行动计划,按照标准梳理短板,启动实施了公共服务、产业发展、住房保障等9个方面的项目205个……

今年,建山乡见阳村东建猕猴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普庆在浙江横店影视城直播售卖猕猴桃,一时间,让建山乡的猕猴桃成为全国知名“网红”,“互联网+”带来的红利不言而喻。

同样,在脱贫攻坚路上,名山区将“互联网+”融入其中,为百姓带来最大效益:积极探索“互联网+基地+扶贫”、“互联网+平台+扶贫”、“互联网+创业+扶贫”、“互联网+公益+扶贫”模式,通过建立茶叶溯源体系、茶叶物联网管理系统等,将互联网同茶叶基地、猕猴桃基地紧密连接起来,推动绿色生产,增加百姓收入;

通过扶持企业建立电商平台扩大蒙顶山茶影响力,拓展蒙顶山茶销售渠道,提高茶农收入。目前,除建成蒙顶山茶叶交易所外,又建有蒙顶山茶直供网、茶商在线等电商平台,入住茶企1000多家,发展创客及会员20000多人;

通过“农户+基地+合作社+企业”方式,支持合作社创业创新,建成合作社290个、重点电子商务企业10家、农村电商服务站125个;并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在建山乡推行“猕猴桃绿色基地+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链式扶贫,2016年帮助销售猕猴桃15万公斤,既解决销售难题又增加农民收入。

有政府扶持,政策兜底,干部帮扶,名山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名山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013年底的16059人减少到2016年10月底的1178人,贫困发生率由6.7%下降到0.49%。

这五年

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经济社会发展有坚强保障

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认真落实从严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以问题为导向,努力解决党员干部队伍存在的精气神不足和作风漂浮的问题,使党员干部务实形象逐步得到重塑;

五年共培训干部40000余人次,干部谋事担当、攻坚克难的能力得到提升;全面落实村干部轮流坐班办公、村级便民服务代办和社区干部错时上班等制度,持续深化“群众夜话”、“双报到”、“包乡联点”、“干部驻村帮扶”等活动,基层组织作风更务实,服务水平更高效……

五年来,名山区委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素质、作风等各方面建设。始终坚持重品行、重实干、重公认的用人导向,大力从重建一线、基层一线、重点工作一线锤炼和选用干部,力求达到“用一名干部、树一面旗帜、促一方发展”的正效应。始终坚持源头防范和过程性监管相结合,全覆盖教育与重点整改相结合,解决“干部管理宽软”问题,使干部廉洁形象得以逐步重塑。着力于源头防范,建立了干部教育监督管理“三大制度体系”和35个配套制度,努力实现干部监管横向覆盖、纵向延伸。

切实转变党员干部作风,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形成了风清、气正、心顺的生动局面,为名山的发展积聚了强大的活力,为名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展望未来

目标明确上下一心 绘就名山发展美好蓝图

根据绘就的蓝图,未来五年,名山区的奋斗目标是:坚定绿色发展方向,深入开展绿色发展实践,守护好绿水青山,加快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中国茶都”,努力把名山建成绿色发展先行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和茶休生态康养示范区。到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努力迈向“百亿县区”;人均GDP达全市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100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900元,与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0月29日,在中共名山区第二届党代会上,区委书记吴宏代表中共雅安市名山区第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推进绿色发展 决胜全面小康 为把名山建成宜居宜游宜养宜商的“中国茶都”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指出,作为雅安的东大门、桥头堡和副中心城市,名山实现跨越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奋斗,名山区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升,特别是三年重建书写了名山发展再建的巨大变化,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基础设施实现新突破,主导产业得以转型升级,产业发展驶入绿色通道,民生事业迈上新台阶,形成的重建成果为加快生态优势转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名山美好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走过不平凡的五年,收获不平凡的成果和感动,站在历史的起点上,名山已经踏上跨越发展的新征程!

未来五年,名山必将坚持绿色发展主轴主线,依托绿色本底和茶业优势,坚持“扬长避短再取长补短进而齐头并进”的发展策略,继续着力生态优势转化,深化产业转型升级,联动二产,撬动三产,统筹推进生态富民、城乡提升、工业强区、基础建设、环境治理“五大行动”,促进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未来五年,名山必将坚持民生改善共建共享,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让全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未来五年,名山必将坚持管党治党从严从实,牢牢把握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各项要求,落实从严治党责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为加快名山发展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未来五年,是名山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春天!

展望未来的名山,必将乘势而上,创造发展跨越、崛起腾飞新的局面!

雅安日报记者 蒋阳阳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