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荥经县创建第四届四川省文明城市见闻

http://www.scol.com.cn  (2017-02-15 09:57:27)  来源:北纬网  
编辑:王飞  

        

                             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

2月15日,第四届四川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考核组将奔赴荥经进行创建文明城市明查。荥经城市形象提升了吗?发展环境改变了吗?政务环境优化了吗?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吗?幸福生活指数是否有所提高?……历时3年,荥经人民播下的那颗文明种子落地开花了吗?一千个日日夜夜的呵护,文明的芬芳是否香远益清?荥经县委、县政府和15万荥经人民在追问。第四届四川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考核组在验证。无数双关心荥经、关注荥经的目光在期待。

日前,记者深入荥经县,聆听他们以发展的名义创建第四届四川省文明城市的豪迈回响,回顾他们奋战三年创建第四届四川省文明城市的铿锵步履,记录他们在创建文明城市路上上下求索酝酿的文明芬芳和文明力量。

正是这种芬芳,浸润着荥经人民在灾后恢复重建和脱贫攻坚的路上守望相助、感恩奋进;正是这种力量,砥砺着荥经人民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路上同心同向、不屈前行。

在创建文明城市即将画上句号之际,记者拾捡了荥经城乡之间、普通人群中关于文明的几朵浪花,他们之于文明城市、文明行为和文明之美的故事,以及在创建文明城市路上收获的温暖、感动和美丽……

文明之城

做好城市建设和管理

初春,太阳透过寒意放出暖暖的光。经迷雾朦胧的雅西高速西进荥经,汽车驶出荥经服务区不久,宽敞的新南大道跃然呈现。“这是荥经的门面”“这是目前荥经最大气的道路”“这是展示荥经发展的窗口”……随着新南大道的基本建成,它已经是荥经县城车辆进出的必经之路。看着道路两旁林立的楠木、挺拔的路灯,来来往往的司机、乘客为新南大道点赞,更为荥经的新气象点赞。

“这不仅是回家之路,更是发展之路……”随着这条路进入县城,不少人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和激动。因为这不仅是通向城市的有形道路,更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第一窗口。去年,荥经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着力打造新南大道,服务城市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春来临,道路基本建成,具备通车能力。既方便了安全出行,又提升了城市形象,不断被人们点赞。

这只是荥经完善城市“硬件”的缩影。2014年以来,荥经县把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经费列入财政专项预算,各级各部门加大对文明建设的投入力度,利用城建、交通、教育、卫生等“4·20”灾后重建项目,加快城市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

三年过去,一个个目标变成现实。完善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让荥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安居之城”。城区内公园、街道等重点地点、路段防护栏破损、路灯损坏等问题得到解决,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新荥经大桥、烈太大桥、新南大道等道路桥梁的投运,互联互通、安全便捷的城乡综合交通网络初步形成;鸽子花文体中心、县体育场和城西农贸商城等一批文体、民生项目顺利完工,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体育生活,人们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市场条件好,离家近,在这里工作,既顾得了家里,钱也挣了,很方便。”荥经城西农贸商城市场商户宋晓燕说。进入商城,宽敞、明亮、整洁的环境给人带来视觉上的舒适感。市场内,蔬菜、肉制品等各区域布局合理,蔬菜、瓜果、禽肉等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极大地方便了前来购物的居民。

新商城的投入使用,对拉动消费需求,改善购物环境,建设幸福美丽新荥经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该商城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伦说,该商城实行公司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为荥经人民和周边一些群众提供最好的购物和经营环境。

“硬件”设施的完善,是文明城市建设一个重要指标;“硬件”设施的管理,更考量着文明城市管理的智慧。2014年以来,荥经杨柳河社区的举措也极具亮点——以文明楼院打造为抓手,让居住环境进一步净化、亮化、美化、绿化,人人都生活在浓郁的和谐氛围中,共同建造美好温馨家园。

管好自己的家园,还有很多的行动者,还有更多的“杨柳河社区”,充实着荥经城市管理的“细胞”力量。

文明之人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明城市的创建和管理,归根到底取决于人的文明程度。

在荥经,有这样一个人,她25年如一日地诚信,成就“中国好人”的立身之本。她就是李国琼。

2008年的一次出行,李国琼意外结识了来自上海的欧洲华侨胡琛。闲聊中,她谈到了家乡民建彝族乡的风土人情和特色茶产业,引起了胡琛的兴趣,胡琛当即表示要购买民建乡的茶叶。

因为在茶叶交易中坚持诚信交易,李国琼最终打动了胡琛并与之建立了长期的销售关系。她诚信卖茶的故事也极大影响了村里人的观念,尤其是在村干部的岗位上,她更是信守当年竞选支部书记的诺言,解决建乐村的饮水难、出行难、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让大家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步丰富。

“过去,通往茶山只有弯弯曲曲的羊肠小路。村民们运送物资上山、背运茶叶下山全靠肩挑背磨。费时费力,效率低下。”李国琼回忆说,先修致富路是唯一的出路,但修路涉及部分村民茶树移植、土地征用等,很多村民理解支持,但也有个别村民不配合。对此,李国琼没有气馁,而是尽己所能,不分白天、黑夜地走访村民,设身处地为村民做工作,常常顾不上吃饭……李国琼说,“答应大家的事,想方设法也要办到。”

与李国琼以诚立身带动脱贫致富、奔小康不同,荥经县城还活跃着很多因为爱心、奉献集结在一起的志愿者队伍。城中社区若水公益组织就是其中之一。人们可能不会记得他们的面庞,但不会忘记他们活跃在城市各个角落维护环境卫生、帮助孤寡老人的身影,不会忘记他们在一系列活动中留给老人们、孩童们的温暖和感动。

“活动中,最大的快乐是让那些需要关心和帮助的人们得到更多的爱。”张洪军一语道出了若水公益组织的目的。2005年,城中社区残疾人协会成立,旨在通过残疾人、老人之间的互相帮助让彼此的生活更便捷、温暖。当时,协会中只有10多名残疾人。在一次次活动中,残疾人协会收获了助人的快乐。

“残疾人不仅能让别人来帮助,也可以去帮助他人。”有了这样的信念,残疾人协会将服务范围逐步扩大到社区老人、留守儿童甚至是乡下,队伍也不断壮大到50多人。2015年,城中社区残疾人协会正式更名为若水公益组织,完成了从自助到助人的蜕变。

在这个组织中,不仅有原来的残疾人,有社区工作人员、大学生,还不乏下岗工人、三轮车师傅等多个领域的人。这都得益于近年来,荥经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提高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使文明城市创建的过程成为城乡居民物质水平、文明素质、生活环境、发展能力全面提升的过程,通过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生动景象。

文明之行

传播人间大爱和温暖

文明纵有千言万语,但落实在行动上,就是爱与善的践行、汇聚与传播。

荥经深知,文明城市的创建离不开每一位市民的积极参与,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伊始便明确了“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力以赴”的思路。15万荥经儿女更明白,文明城市考核的不仅是市民的参与程度,更有市民的文明程度。

于是,他们主动担任文明劝导员,让文明入言入行;他们义务扫大街,维护城市的美丽与魅力。

2014年以来,荥经县城各交通路口多出了一群“小红帽”,他们就是城市文明劝导员。身穿蓝色背心,头戴“小红帽”。

“刚开始感觉很乱,个别人不太注重交通规则,但是后来,大家都非常配合。”城北社区网格化管理员罗富蓉是文明劝导员之一,已在社区各交通路口当了许久的移动文明宣传员。通过对市民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罗富蓉在工作中收获了很多,她说,“文明是一颗种子,通过不断地引导、滋养和浇灌,文明之花会盛开在每个人的心里”。

与罗富蓉从事着同样的工作,所不同的是,肖敏是城西社区网格化管理员,文明劝导的区域也在城西社区。在县城康宁路的红绿灯路口,总能看到热心开朗的她,一次次耐心劝说人们遵守交通规则,又一次次搀扶着老人们过马路。

肖敏说:“通过文明引导,大家慢慢形成了绿灯行、红灯停的习惯,也希望广大市民能行动起来,遵守交通法规,做出行文明人。”

在肖敏看来,在工作中践行文明,在“人际互助”中友善对待他人,耐心热情回答陌生人的询问,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也是为文明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这样的力量,还在荥经汇聚和延续。只要不下雨,荥经县城的街道便有一群人,她们左手提塑料桶,右手拿着竹夹子,把地上的垃圾夹进塑料桶,装满一桶后倒进设置在街边的垃圾桶里……她们不是环卫工人,而是自发组成的义务垃圾清捡队。

这支垃圾清捡队共有30多人,有农民、下岗工人、退休职工,最大年龄达到80岁,最小年龄也在60岁开外。她们从最初直接用手捡垃圾,到自做竹夹夹垃圾,一干就是6年,许多人管她们是“最美老大娘”。

兰启书老太,家住荥经县严道镇新南村6组,是这个组织的发起人。她说,党的富民政策越来越多、越来越好,自己也买了养老保险,吃穿不用愁,老百姓的小日子像芝麻开花节节高。过上了好的日子,还要有好的生活环境,自己是60多岁的人了,做不了更多的事情,只能上街捡捡垃圾,为美丽城市做点小事,让城市变得干净、漂亮。

六年来,“兰启书”们志愿维护城市清洁卫生,用善举感动并温暖着这座城市,用实际行动美化着这座城市。尤其是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以来,老人们更是没有缺席,成为维护县城环境卫生队伍中最靓丽的风景。

文明之美

汇聚发展力量和自信

文明之美纵有千种形态,但本质都是爱,是幸福、温暖和感动。

在荥经,总有不计其数的人在传递着这样的幸福、温暖和感动。“爱心义剪队”发起人刘敬就是其中之一,他利用自身所长,从“头”开始传递爱心。

14年前,刘敬从做洗剪吹的学徒开始,逐渐成为受顾客青睐的造型师,并开启创业之旅。从一无所有到生意红火,吃了不少苦,但也得到很多好心人的支持和帮助。从农村出来,刘敬感谢职业生涯中服务过的每一位顾客,感谢自己的老师不仅为他传授技艺,更在他困惑、失意时给予他安慰与鼓励,还有来自家人、亲戚、朋友对他力所能及的支持。

创业成功后,刘敬一直思考如何用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2009年4月,在家人的支持下,刘敬决定成立“爱心义剪队”,用自己的技艺和力量利用闲暇时间为留守儿童、老人义务理发。

一剪就是8年。刘敬和他的“爱心义剪队”为老年人、学生、孩童义务理发近万人(次)。“很喜欢和老人、孩子们在一起的感觉,很质朴!”刘敬说,在义剪中收获最多的是与老人、孩子们结下的情谊。

“虽然开展义剪活动非常累,但我们会将义剪进行到底!”刘敬表示,今后还要扩大义剪范围,除了留守老人、儿童等,还将到更偏远的山村去。而他这样的行为,也得到了认可和点赞,龙苍沟镇的一位老人甚至编出这首“打油诗”,向为他免费理发的“爱心义剪队”表达感谢之意: “当今社会风尚好,助人为乐正气兴,免费理发关爱老,刘师义举暖人心……”

文明城市创建,对提高市民素养、提升城市品质、优化投资环境、加快旅游发展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助提升荥经形象、提高生活质量、优化发展环境、推进跨越发展。但从小处着眼,它关涉的还是普通人的生活,物质富裕与精神财富的同步富有,以及幸福美好的生活。而文明之美,也在生活中以各种形态呈现,有刘敬的义剪之美,也有那些雪中送炭的温暖和勉励。

对此,花滩镇高中女生王丽有切身的体验。她的生命是在大爱之下得到延续的。这份爱,是病危之际父亲义无反顾输送骨髓的生命挚爱,是治疗经费短缺时四面八方的大爱流淌。去年1月,王丽不幸罹患白血病,治疗费用告急、命悬一线的事先后经荥经电视台、雅安日报等媒体报道后,在社会各界得到广泛关注。短短几个月,王丽收到数十万元的捐款,她也在大爱的支撑下完成骨髓移植,战胜病魔,并于去年10月返回荥经,开始全新的生活。

这样的新生活,对她而言弥足珍贵。她逐渐恢复了健康,开始回归校园过上正常的学习生活;她感受着生命的美好和珍贵,承载着甚至素昧平生之人的温暖和鼓励。她说,这种关乎生命的爱,是世间等级最高的爱,也是最赤诚之爱。她也将坚持吃药、锻炼,定期检查,在完全恢复健康之后将大爱传递。

记者 唐小未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