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石棉县川矿记忆陈列馆和川矿记忆文化公园正式开放

www.scol.com.cn  (2018-05-09 22:37:34)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王飞  

四川在线雅安频道讯(黄刚/图 记者 张杰/文)系铁丝的大头皮鞋,经典的瓷盎、瓷盆,最传统的开采工具锄头、铁锹......5月9日,68年前老工业生产基地的“老物件”展现在人们眼前。当天,在石棉县新棉镇广元堡社区,随着礼炮声响,石棉县川矿记忆陈列馆正式开馆、石棉川矿记忆文化公园正式开放,这是雅安市第一个以工业为主题的历史陈列馆和文化公园。

川矿是四川石棉矿的简称。四川石棉矿建矿于1950年,是全国八大石棉矿之一,鼎盛时期向国外出口石棉占全国87.45%,四川石棉矿伴随新中国走过了60多年的风雨历程,见证了新中国工业白手起家、艰难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伟大的工业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不怕牺牲、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奋力开拓”的精神遗产。

当天,很多老川矿人走进川矿记忆陈列馆内,回顾了四川石棉矿的光辉历程。今年87岁的汤君礼,1955年来到川矿之后,直至退休,33年的岁月,留下了他太多的回忆。当天他和很多工友一起走进陈列馆内,重温川矿历史。

整个陈列馆是由原来的川矿老住宿楼改建而来,一走进陈列馆,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曾经川矿工人生产、生活的老照片,展示在陈列馆的墙壁上,虽然距今已有几十年,但依旧能感受到当时条件的艰苦,感受到川矿人拼搏、开创的精神。看着摆放在陈列馆内的诸多老物件,瓷盆、瓷盅,系铁丝的工作鞋,简陋的采矿机械,最传统的开采工具——锄头、铁锹,脑海中不由浮现出川矿人挥舞着锄头,奋力开拓,建设祖国的场景,让人肃然起敬。

陈列馆运用现代化声、光、电技术展示“川矿一天”,让川矿建设者后代和游客感受川矿人艰苦创业史和光荣史,留住川矿工业记忆。而在围绕着陈列馆而建的川矿记忆文化公园里,众多体现川矿记忆的机器,更是让参观者感受着那段岁月,争相合影留念。

川矿历史给我们展现出了一条几度沉浮、几度辉煌的美丽曲线,它的辉煌历史是国家西部开发的有力见证。“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但我们该珍爱、铭记川矿岁月,留住川矿记忆。”汤君礼说,“川矿虽然随着石棉矿资源枯竭和国家经济政策调整,融入地方发展,名字消失了,但川矿人遗留下的“不怕牺牲、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奋力开拓”的精神遗产,依然鞭策我们在建设美丽家园的道路上,策马扬帆、勇往直前。”

据介绍,为留住川矿记忆,传承和发扬川矿精神,石棉以建设国家石棉矿公园为目标,将川矿历史文化保护和展示纳入县城建设总体规划,投入资金2300万元,打造“川矿记忆”文化公园和川矿记忆陈列馆。陈列馆配有专门的解说员,并聘请了五位老川矿人作为名誉馆长。

今后,石棉县将把川矿记忆陈列馆和川矿记忆文化公园打造成传承川矿精神的重要教育基地。

相关链接:

四川石棉矿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国家工业发展和对外贸易急需石棉等工矿产品。

1950年10月,西康省为支援国家建设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利用省内越西县储藏有大量石棉矿的优势,组建西康省越西县石棉矿矿务处,揭开国有开采石棉矿的序幕。

1951年3月,西康省筹建石棉县,将西康省越西县石棉矿矿务处更名为西康省人民政府工业厅石棉县石棉矿,次年5月9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批准命名成立石棉县。

1952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62军184师和185师、雅安军分区、各县警卫团和基干团(部分)共2329名指战员集体转业到西康省人民政府工业厅石棉县石棉矿,该矿更名为西康省石棉矿。

1955年10月,西康省撤销并入四川省,西康省石棉矿更名为四川省国营石棉矿。

1962年1月,四川省国营石棉矿归收国家建筑材料工业部管理,更名为四川石棉矿。

1974年7月,四川石棉矿由国家建委建筑材料工业局下放到四川省建材局,更名为四川省石棉矿。

1985年3月,石棉矿资源开始出现枯竭,石棉替代品出现,生产陷入困境,四川省石棉矿隶属关系由四川省建材局下放到雅安地区。

2006年,举步维艰的四川石棉矿转型改制后融入地方,成为石棉县属企业,与石棉县一道和谐发展,踏上新征程。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