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石棉县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

http://www.scol.com.cn  (2017-06-12 11:03:46)  来源:北纬网  
编辑:王飞  

“向新公路年底前就能黑化完毕,到时候来咱三索窝景区游玩又多了一条快速通道。景区亮化工程让景区完全变了一个样,农村电网、垃圾池、文化室也有了,自家的农家乐几乎每天都是满客。山上的两个鱼塘里,天天都有不少钓鱼爱好者前来垂钓,我家新房旁边的泉水可是每个游客来了必喝的饮品,真是感觉距离小康越来越近了……”5月26日,迎政乡三索窝景区的枇杷采摘节开幕,离会场最近的农家乐负责人彭云全看着接踵而至的游客激动地说。

彭云全表达了当地群众对新生活的普遍感受和对小康生活的强烈期盼。2017年5月24日至27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在成都召开,这次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奋力开启我省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近日,石棉县召开专题学习会议,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并根据自身实际,聚焦短板,精准施策,提出抓住发展振兴新机遇,打造成昆高速大驿站,打造四川旅游新兴地,建设成都平原全面小康先行区的目标,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全力“赶考”,让每位群众共享美好石棉的建设成果。

用好农业资源

带动84000名农业人口走上小康路

小康梦,是中国人期盼已久的梦想。如何才能让石棉县84000名农民实现脱贫,走上小康路,成为石棉县反复斟酌的一道考题。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从“输血”到“造血”,从“扶智”到“扶志”,全县精准扶贫全覆盖,“一户一策”“一村一案”,只有让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好,才算扶到了点上,拔得出穷根。

“唯此为大,念兹在兹”。如何让当地贫困人口脱贫?

以让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安全住房为目标,进而有集体经济收入、有硬化路、有卫生室、有文化室、有通信网络。突出产业增收这个根本,大力发展田园经济、庭院经济,积极拓宽收入渠道,实现收入叠加,确保2017年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4500元以上。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对已脱贫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定期开展“回头看”“回头帮”,提高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奔康能力,强化感恩教育,形成贫困群众知恩感恩的良好氛围;强化亮点示范打造,以示范带动促进脱贫。2017年度与2018年度脱贫工作共同推进,确保到2018年底,全县26个贫困村7236名贫困人口率先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同步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到2020年全县90%以上的新村建成省级“四好村”。

在石棉县267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13万人口,其中8万多属于农业人口。大渡河的风与攀西阳光门户的太阳一年四季滋养着这片土地。黝黑的脸庞,辛勤的汗水,这8万多的农业人口用自己双手在低海拔地区种满了黄果柑,在中海拔地区种上了枇杷树,在高海拔地区种上了核桃树和花椒。

“只要管好自己这3亩地的果树,脱贫致富就没问题。”上有两位八旬老人,孙子正上小学四年级的美罗乡保卫村5组村民李春福今年60多岁,趁着收购商正在收购枇杷,他与妻子天一亮就起床到地里去采摘枇杷。6月2日上午十点,卖完两背篓枇杷的李春福拿着400元钱,高兴地回家吃了早饭,又开始在地里忙碌。他今年家中的枇杷就全部卖完了,一共卖了2万多元。

“把自己当成贫困户,那就永远是贫困户,我教育孙子,要自立自强,未来是靠自己拼出来的。”李春福说,孩子十分懂事,读书刻苦,立志长大后要让爷爷奶奶享清福。他告诉孩子:“爷爷60多岁了还干劲十足,你才10岁,有的是精力有的是时间,只有努力,未来才不会输。”

作为石棉县今年1115名脱贫对象之一,李春福一家将与其他一千多名贫困人口一起,摘下贫困帽子。

2016年石棉县1691人通过精准脱贫摘掉了贫困帽,有5个村整体退出,脱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在2016年的基础上,今年9月底以前要完成金坪村、双坪村、田湾村等10个贫困村退出的目标,让1115名贫困群众摘掉贫困帽。同时,贫困发生率要由2016年底的3.3%降低至2%,并同步巩固2014年、2015年、2016年的脱贫成果。

用好产业资源

打好产业立县大会战

产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产业好坏决定了发展。

在“壮大一个(工业)支柱,再造一个(旅游)支柱”的县域经济支柱引领下,石棉县力争五年见到实效,十年基本达到全县旅游门票收入与工业创造的本级税收收入持平。同时,积极构建以供给为核心、以创新为引擎、以开放为动力,以资本市场为目标的县域经济发展体系。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石棉水电资源成功转化为该县的电力优势和经济优势,石棉丰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由于交通条件、移民搬迁、灾后重建等原因尚未完全转化为经济优势。要做好优势转化,就要先确立“壮大一个支柱,再造一个支柱”的县域经济支柱理念。

工业强则县强。石棉工业总产值占全市40%。但规模小、载能高、科技含量低等成为打造“西部清洁能源基地、四川新材料基地、稀贵金属加工基地”要解决的问题和壮大电冶产业的一道难关。因此,做好循环经济、电力改革、矿业经济、大企业大集团培育以及“关、停、转、搬、扩”这五篇文章,坚持走“政府扶持壮大、引进优势企业兼并重组、上市培育、延长产业链”培育大企业大集团的思路,树立“一个资源兴一个产业”的思路,用科技创新引领循环经济发展,提升传统产业的经济附加值,以政策为保障,壮大全县工业支柱。

建设成昆高速大驿站,目的是提高石棉承载力,让旅客留下来;建设四川旅游新兴地,目的是通过景区打造,通过五年努力基本形成龙头景区,十年再造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支柱产业。石棉县围绕“生态、文化、康养、体验、休闲、度假”六大主题,坚持发展“全域旅游”,带动“全民兴旅”,打造“全景石棉”的理念,建成川西南旅游集散中心。到2020年,石棉县致力于建成投资100亿元,全域日接待游客2万人次、县城日接待游客0.5万人次,从业人员达2万人次,旅游门票收入达到4500万元的度假地、大驿站。

迎政乡新民村的82户村民没想到,灾后重建完成,自家的土坯房像变魔术一样竟成了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的一部分。

喝一杯农家乐旁边的泉水,去百年酸枣树下许愿祈福,到农家乐中垂钓品茗度过悠然自得的一天,晚上还可以在景区的农家内入住……这个高山新村让慕名而来的人愿意在此休憩。

“用景观理念建设农村,把地当锦绣、把树当菜种、把村当家管,建设田园风光秀美、农耕文化浓郁、村落古朴有形的基地景观、锦绣田园、休闲农园……”一条条规划在这个新村实现,最关键的是农民还成了景区的工作人员。生活好了,日子红火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同样住在新村的彭远礼一闲下来就开始用诗歌抒发自己对党和政府的感谢,对新家园的赞美,对小康生活的期盼。

“今天是个好日子,政府号召种树子,种上核桃枇杷子。前年去年今年子,长成许多大树子。开花结果卖果子,人民币装了一箱子。……小康迈着大步子,幸福日子一辈子……”彭远礼打油诗《今天是个好日子》中描写的场景,是石棉县脱贫攻坚取得突破性成果的一个缩影。村民们在小康的道路上迈着大步,昂首向前。

做好科学规划

向建成成都平原全面小康先行区冲刺

中共石棉县委十四届二次全会动员和号召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打造成昆高速大驿站,打造四川旅游新兴地,建设成都平原全面小康先行区”。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全面小康工作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带动全面,是重中之重。

近年来,石棉发生了巨大变化。时空高度的巨变,需要多维度、大视野重新审视县情。

从交通区位来看,石棉处于雅安、凉山、甘孜交汇处,成昆高速、石泸高速(规划)、石甘高速(规划)的枢纽,是成都到西昌,攀枝花到雅安的黄金分割点,是川西旅游环线重要节点,是大香格里拉——环贡嘎世界高山生态和文化旅游目的地,攀西阳光度假旅游目的地的重要过境地。链接攀西、融入成都,独特的区位优势让石棉位于成都平原经济区、攀西战略资源开发区“三小时经济圈”的范围。石棉县具有建设吸纳八方来客的驿站优势。把“过客”变为“游客”,把“游客”变成“顾客”,把“顾客”变成“常客”,把客人从“停下来”变为“住下来”,发展到“经常来”,打造成昆高速大驿站,势在必行。

从旅游资源来看,石棉打造四川旅游新兴地具备基础优势。大众旅游时代,石棉同时具有“熊猫、温泉、雪山、草地、阳光”这些稀缺旅游资源。石棉栗子坪自然保护区,是国家林业局授予的中国首个大熊猫野化放归基地。世界上县城有温泉地热资源的地方少,拥有医疗级的温泉地热资源的县城更少,恰恰石棉两者兼得。同时,“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的安顺场太平天国文化、红色文化悲喜相衬,举世闻名,极具世界军事研究价值。无论是藏彝走廊文化、牦牛县城、孟获古城文化、尔苏木雅文化还是川矿文化都具有独特性。因此,石棉具有打造四川旅游新兴地的所有基础优势。

从规划来看,2013年石棉被国家发改委纳入《攀西战略资源开发试验区》规划,纳入2016年四川省政府编制的《成都平原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2017年3月30日,国务院通过《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石棉进入成都平原经济区,融入成渝城市群。石棉处于成都平原经济区、攀西资源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经济区交汇地,各个规划的政策“红利”,将促进石棉与成都“同城化”发展,石棉将迎来发展大机遇。

从经济指标上看,2016年末,石棉人均GDP位列成都平原经济区第12位。同时,在未来三年内石棉县有望解决每年70余亿度弃水电量问题。待100万千伏的雅砻江中游至江西支线和50万千伏的川渝第二外送通道建成后,弃水电量可销售至江西和重庆,预计每年可增加产值20亿元、税收3.5亿元。通过发展旅游,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将门票和旅游接待收入培育成为新的税源增长点,石棉完全能够建成成都平原全面小康先行区。

从传统资源看,石棉具有持续发展的永久动力。老工矿区、革命老区、移民库区、民族地区、地震灾区“五区叠加”,让石棉县立下建立“一极三中心”的凌云壮志,即:建设山区经济增长极、建设川西交通枢纽次中心、建设区域商贸和社会事业服务中心。经过多年努力,现在已经基本实现。如今,石棉城市发展人均各类指标领先雅甘藏彝走廊,尤其是医疗服务辐射周边二十多个区县,成为石棉城市发展重要的集聚要素,提升了石棉人气。

石棉县将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兑现对群众的承诺,昂首迈向全面小康。

石棉县委 记者 胡月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