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党建与脱贫“同频共振” 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

http://www.scol.com.cn  (2017-09-06 18:06:20)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王飞  

8月31日中午时分,宝兴县大溪乡烟溪口村第一书记代静,来到该村7组的齐明会家中了解5月份养殖的6只小猪生长情况。齐明会一家是烟溪口村比较典型的贫困户,虽然他家种有4亩黄柏药材,但由于几年后才能见到收益,去年结合实际和现有政策,村里建议他养猪。“现在来看,情况还不错。”代静说。

近年来,宝兴县坚持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有机融合,探索“产业链上建支部,党员示范带民富”新路子,转化组织优势为脱贫攻坚优势,促进党建与脱贫“同频共振”双推进,全力助推脱贫攻坚。

实施“321”产业计划真心实意解难题

39岁的齐明会,是这个贫困的三口之家中唯一有收入来源的。2016年9月,烟溪口村提出“321”产业发展思路,按照“每户人均种植药材3亩、每户有2个短平快致富产业,有劳动能力农户至少有1人参加免费劳动技能培训并就业”的模式带动村民致富。

去年9月底,齐明会利用村上的政策,仅花了一只藏香猪幼崽的价格就购买了5只藏香猪幼崽。为了帮助大家把猪养好,代静随后联系了县内的藏香猪养殖合作社来讲解注意事项,同时还邀请县农业局等单位组织技术人员来传授技术。

2016年底,齐明会的5只藏香猪被企业回购,他获得了近1.3万元的收入。“在家认真发展养殖产业,比出门打工要挣得多。”齐明会决定不再外出打工,专心在家搞好养殖和药材种植。

齐明会一家的变化,折射的是宝兴县近年来坚持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有机融合,切实解决困难问题的发展思路。据了解,2014年时烟溪口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66户244人,到今年已减少为10户34人。“今年之内要让这最后的10户全部脱贫。”代静表示。

创新“智力扶贫”农民夜校有了新花样

在烟溪口村文化活动中心的外墙上,挂着一张简易的电影放映预告。77岁的涂化珍和75岁的汪朝学是乡村电影的“忠实观众”。但和一般的观影者不同,两位老人对电影放映前播放的产业发展科教片很感兴趣。“我喜欢看这个,这个是真在讲咱农村的事,教我们种地养殖,能学到很多知识。”汪朝学说。

这个乡村电影,其实是今年烟溪口村创新开展的农民夜校培训。这个农民夜校,除了常规的政策指导、职业技能培训外,还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让群众“点单”选电影,每周为大家播放一次,而在放电影前则向群众播放时长30分钟的科教片。

不但如此,夜校还通过开设党建专业课,把农民夜校建在党小组会上,实现党员参与全覆盖。同时,还组建农民夜校送教小分队,深入贫困户家中开展道德素质培训和感恩教育,帮助贫困户端正脱贫心态。

通过农民夜校开展“智力扶贫”,不断增强群众自主脱贫内生动力,是宝兴县探索党建扶贫的创新举措之一。为深化农民夜校建设,宝兴县目前落实了每年每所3万元的培训经费,争创一批特色产业发展班。

集体经济项目引领示范产品带民富

在与大溪乡烟溪口村一河之隔的灵关镇大渔村,在如何扩大农副产品销售渠道上,走出了一条以集体经济项目为引领的道路。

8月31日下午,大渔村村民岳蓉正在自家林地里查看粽叶生长情况。两年前,岳蓉种植了2亩粽叶。去年,她的粽叶卖了3000元,今年粽树又长大了一圈,不仅产量比去年好,而且粽叶还可以拿到村上的农产品供销中心去卖,销路也不愁。

这处农产品供销中心,是大渔村在2016年9月成立的一项村集体经济项目,其目的是通过村集体经济的引导,把大渔村优质的农副产品集中起来销售,更好参与市场竞争。

“我们的供销中心,不但销售本村的优质农副产品,有时还会到别村去采购商品来销售,在帮助老百姓扩大产品销路的同时,也能通过这种方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益。”大渔村第一书记裴胜军说,去年农产品供销中心实现销售收入3.4万元,利润近1.5万元,而今年预计销售收入达到9万元,实现利润3万余元。

按照“党建引领、组织推动、党员带动、项目驱动”的理念,宝兴县不断推动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