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天全县: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初见成效

www.scol.com.cn  (2017-10-23 16:16:04)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王飞  

金秋十月好时节,五谷丰登收获季;社会民生齐发展,城乡面貌换新颜。走进地处二郎山东麓、青衣江上游的雅安市天全县,一幅“群众安居有业、民生保障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生态文明进步、同步奔康致富”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2014年,天全县被纳入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名单。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是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点,旨在探索限制开发区域科学发展的新模式、新途径,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试点示范建设实施以来,天全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提速,逐步构建起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互融共生的绿色经济,试点示范建设初见成效。□安然

多元转型 生态产业体系不断壮大

10月22日,适逢周末,位于天全县紫石乡紫石关村6组的韩家大院里,老板韩煜强和家人正在晒被子、打扫卫生……忙得不亦乐乎。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支持下,紫石乡大面积退耕种植楠竹和香杉,森林覆盖率95%以上。“土地都退耕还林了,生态环境这么好,就想尝试着发展旅游。”韩煜强开起农家乐,吃起了“旅游饭”。旅游消费热的兴起,给他和紫石关村带来了很大的改变。紫石关村发挥区位优势,依托良好生态,发展起森林康养、乡村休闲等旅游业态。

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实施以来,天全县重点打造国道318线紫石关村段旅游接待点,韩煜强的农家乐生意也开始红火起来。每年6月至9月份,他家的农家乐纯收入都有五六万元。

天全县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三农”工作主线,依托生态优势,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在生态农业方面,牢牢锁定绿色、有机、无公害“乡土特色”农林产品的主攻方向,以笋用竹、山药、中药材、山地鸡、跑山猪等为主的林下种植养殖经济发展不断壮大,以猕猴桃、茶叶、优质稻米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基地规模不断扩大,累计发展改造和建成茶叶基地、草(木)本中药材基地、林竹基地规模达到50余万亩,建成以茶叶、竹笋和山药(果蔬)三个万亩亿元示范带。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效应明显,累计培育龙头企业1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69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6家。农业品牌创建成效显著,着力打响“二郎山”区域品牌,大力支持品牌认证申报,已通过绿色食品认证4个,有机食品认证6个,地理标识认证1个。

生态旅游业也逐步成形。10月22日,二郎山国际汽车爬山赛在天全县二郎山喇叭河景区精彩上演,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看,景区内酒店房间“一房难求”。26岁的成都选手余凯说:“除了观赛,这里空气清新,红叶也进入了最佳观赏季,喇叭河的美景果然名不虚传。”

天全县坚持走“中医大康养、二郎山大品牌”的旅游特色发展道路,以全域旅游和绿美天全为统揽,围绕打造生态旅游目的地、川西康养重要目的地、川藏自驾游出发地的目标,大力推进生态旅游和中医康养的融合发展,形成“一线四区”的空间布局,即以“二郎山生态旅游大品牌”为引领,培育以县城为主的川藏自驾游大本营和医养康养体验区,以喇叭河、光头山为主的生态文化体验区,以紫石、多功、思经为主的乡村休闲度假区,以仁义、老场、新华、乐英农耕文化为主的农旅融合体验区,目前集养眼、养性、养心、养身等于一体的康养旅游大格局初步形成。

系统提升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初显

连日来,天全县鱼泉乡青元村的竹林里,到处都是繁忙的劳动景象,村民们正忙着在自家竹林地里采摘竹笋。鱼泉乡青元村是天全县36个贫困村之一,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滞后,村民收入单一且不稳定。

在生态环境的系统提升工作中,天全县结合脱贫攻坚,打通青元村的林区道路,因地制宜建成13000亩林竹基地,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将竹笋卖成钱。“高峰期时,每天能卖七八百元。”村民马明照依托自家竹林地,不仅脱了贫,还走上了致富奔康的道路。

生态环境系统提升工作,首先是生态系统的修复。天全县大力实施生态保护工程,有效管护公益林和天然林面积191.8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5.8万亩;恢复森林植被2万亩,修复大熊猫栖息地1.5万亩,修复大熊猫基因交流走廊带2.5万亩,小熊猫等珍稀濒危动植物的拯救保护基本完成,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0%。在地灾防治工作方面,完成15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治理;完成国道318线、天芦路等重要路段地灾隐患点排查和治理;实施生态、高山移民搬迁2000余人。

为了促进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天全县坚持走“抓大放小、抓新除旧、抓集中破散乱”的转型发展之路,工业生态化加快转型。

着力推进“两园一飞地五组团”(始阳工业园,小河工业园和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始阳新型建材组团,现代物流团,农产品加工组团,小河水电电冶组团,飞地轻工制造、电子信息组团)的园区建设布局,重点发展以新型建筑材料、新材料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的产业基地。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园区建设、产业项目、企业发展、投融资平台四大突破。整合重组小企业,引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大产业来带动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发展以玄武岩纤维加工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促进原有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工业快速发展,中药饮片、冷水鱼、山药加工等产业项目竣工投产。工业企业长足发展,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1家,中央企业3家,产值过亿元企业6家,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以上,实现大中小企业并举发展。

与此同时,天全县以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核心,全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93.4%,出境断面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Ⅱ类水质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县域环境质量稳步改善。天全县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重点行业污染治理为重点,深入推进节能减排,淘汰关闭“散乱污”企业12家,清理规范整治企业43家,排放标准由一级B提升至一级A,处理规模由0.7万m3/d提升至1.4万m3/d。全县年节约标煤12.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04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0.6万吨;强化总量减排,完成县内3家水泥厂余热发电、降氮脱硝工程等一批重点节能减排项目工程建设,关闭淘汰13家落后产能企业,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逐年下降。

城乡统筹 空间发展格局不断优化

“老胡,走,去慈朗湖转耍!”最近一段时间,家住天全县东城社区的胡碧荃和朋友们茶余饭后最爱去的地方,要属离家不远的慈朗湖湿地公园。

“以前的天全,连一个大点的休闲娱乐广场都没得,更不要说这么漂亮的公园了。”行走在慈朗湖湿地公园的栈道上,胡碧荃感慨着天全县近两年来的巨大变化。如今,随着以龙湾湖滨河公园、慈朗湖湿地公园为中心的城市公共设施投入使用,天全县城初步形成了南北两大景观带,4A级景观县城已具雏形。

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城乡统筹也是重点。为此,天全县加快推进县城城市建设。全面完成3896户城房重建任务,大力实施“五大片区”改造工程,沙坝新区建设初具规模,黄铜西城片区改造完成,群众居住条件极大改善,城市形象大幅提升,“川藏线上明珠县城”轮廓渐显。

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善。龙湾湖滨河公园、音乐广场、和川大桥等建成投入使用;南北绕城和向阳大道等60余条城市道路改造、新建全面完成;交通网络初步形成,雅康高速天全段快速推进,国道318线重建、国道351线新建、天芦路提升改造全面完成,初步构建起内联外畅的交通网络;新建林区道路545.9公里、农村公路87.1公里,完成8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在完成全县9252户农房重建同时,23个新村聚居点、14个精品旅游村寨、15个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全面完成,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成效显著。

“城乡统筹,带来的是空间发展格局不断优化,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天全县发展改革和经济商务局负责人说。

随着县城灾后重建全面完成和始阳镇“百镇建设行动”全面启动,城乡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农村人口不断向县城及周边区域聚集,全县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到2016年末,天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8.5%;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3.79亿元,同比增长9.1%;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4763元、10181元,同比增长8.4%、9.1%。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