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任怡 雅安频道 王建明)4年前,石棉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危管办成立,职责就是昼夜守护国道108线石棉县境内96公里的危化品“专管专带生命线”。
成立至今,危管办民警在这段道路上行驶了40余万公里,护送50000余辆危化品运输车辆安全通行。
零事故,怎么做到?
创新:因地制宜实施“专管专带”机制
石棉县位于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东部,大渡河中游,雅安市西南部,南与凉山州、西与甘孜州接壤,中国西部的交通大动脉雅西高速公路和国道108线贯穿全境。仅国道108线在石棉县境内长达96公里,全部为山区河谷道路,路面狭窄,其中46公里为长下坡路段。
从栗子坪拖乌山顶到石棉县城海拔从2700米降到850米,而栗子坪至拖乌山顶路段,山高路窄弯道多且冬季积雪严重,极易发生交通事故。石棉至汉源县之间暨石棉县城到丰乐段道路一边临山一边临湖,极易发生山体塌方和飞石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与此对应的是,石棉县有涉及危化企业21家,加之每天约60余台危化品车辆往返于境内,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异常严峻。
确保危化品运输车辆平安过境,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成了摆在石棉公安交警面前的一道难题。石棉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教导员胡涛说,“2015年11月,我们交警大队在认真分析全国类似危化品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相关事故,结合石棉辖区实际情况,开创性的提出了危化品运输车辆“专管专带”工作机制,并立即付之于行动。”
专管: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石棉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通过对沿线从事剧毒、爆炸等危险化学品运输的企业、车辆、驾驶人、押运员等基本情况进行摸排,专职民警逐一核对危险品种类、行车路线、车载重量、运行时间、实际车主等信息,逐渐完善了对相关企业、车辆、驾驶员等的登记造册,建立了过境危化品运输车辆的档案库。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认真查看安全标示牌是否齐全,车身反光标识是否规范,同时,对车辆年检情况、转向系统、制动系统、轮胎磨损情况等进行检查,对不符合安全运输标准的车辆,协同有关部门进行整改,不留隐患。并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教育,从根本上确保危化品运输车辆安全运行,切实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2015年下半年,石棉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在人员有限、经费不足、警用车辆严重缺失的情况下,通过批准成立过境危化品车辆管理办公室(下文统称危管办)。危管办后,立即向相关企业发布《石棉县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公告》,并制定了系列专管方案与应急预案。同时分别在石棉与汉源交界处、石棉与冕宁交界处设立管制站2个,督促危化品运输车辆驾驶员对车辆安全性能进行现场自行测试后,采取集中编队、审查登记、间隔排序、定时出发、双超检测、绿灯通行、警车护送等方式,对过境危化运输车辆实行护送带离与专管专带的限制通行措施。
专带:驾驶人实行“户籍化”管理
石棉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危管办建立危化品企业户籍管理制度、危化品运输限时限行专带制度,对危化品运输企业、车辆、驾驶人严格实行“户籍化”管理,确保危化品运输车辆在石棉境内的“安全通行”。
危管办对所有危化品运输车辆逐一进行登记存档、分类排序、编管带离,并暂扣车辆机动车驾驶证(在带离石棉县境后退还),行车程中用对讲机进行联络管控。在行驶过程中,对危化品运输车辆进行统一检测、限速限重,大队秩序民警定点实施临时交通管制,大队监控中心密切配合,车队经过城区路段时绿灯通行,保证下半段车队每日11时50分之前、上半段车队每日13:00之前全部安全驶离城区。同时,对超过带离时间后到达的危化品运输车辆集中停放、管制,待次日统一带离。
(雅安交警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