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治甘霖洒遍巴山蜀水

2018-02-06 16:17:07来源:四川日报编辑:王飞

浸润——

聚焦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坚持抓领导干部和抓基层基础相结合,法治精神入脑入心,法治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过了!”前不久,国家司法考试成绩公布,成都市食药监局内一片欢呼。该局20名党员干部报名参考,6人通过考试,有的是年过五旬的老干部。

“党员干部不尊法、学法,就不知守法、用法,所以要以考促学。”成都市食药监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陈薇告诉记者,党的十九大提出“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局党组迅速传达学习,全局干部学法律、讲法律、用法律的氛围日益浓厚。

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总书记指出,使法必行之法就是法治精神。人们没有法治精神、社会没有法治风尚,法治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根之花、无源之水。

行之以躬,不言而信。中国自古就有“身正为范”的传统,官员对于社会风尚的示范引领作用十分关键。2017年,《四川省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实施意见》出台,进一步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制度、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日常学法制度,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首先在国家工作人员群体内蔚然成风。

2017年,全省共组织领导干部会前学法3.6万余次,开展学法用法测试7500余次,公职人员接受法治教育39.6万人次。

除示范带动外,将有更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走出机关,到群众中间去,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广泛开展普法活动。

1月11日,四川“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启动,工会干部和律师组成40支服务分队,深入到农民工集中的乡镇、工地、园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供法律咨询。

2018年1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为48个部门、单位划分“法律七进”的“责任田”。

四川把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寺庙、进企业、进单位“法律七进”作为普法的重要载体,出台“法律七进”每一“进”的工作标准和实施方案,明确每一“进”的规定动作,使“法律七进”具体化、可考核。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鼓励各地、各部门、各行业根据自身特点,创新“自选动作”,提升法治宣传效果。

在中小学校,“法治教育第一课”广泛开展;在广大农村,法治坝坝电影巡回上映;在高原藏区,“双语”法治读物被广泛传阅。

当群众知法懂法,便捷的法律服务成为迫切需求,而法律服务资源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日益凸显。

“如果以前有律师来,事情就好解决了。”省人大代表、达州市通川区江陵镇千宁村党支部书记张翅说,近年来村里引入不少社会企业,每次签合同都“心惊胆战”,“我们希望有个律师帮忙把一下关”。

如今,张翅随时都能联系到律师,且不用村里出钱。我省正在推广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引导更多执业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助理员深入基层,服务群众。达州为每个贫困村配备一名律师或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解答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援助。

2018年,“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被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实体平台、网络平台、热线平台将共同构建起立体、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在全省4000多个乡镇街道,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将继续开展,将其建设成为公共法律服务的前沿窗口。

抓住“关键少数”,夯实基层基础——走上法治建设的四川特色路径,法治精神入脑入心,法治文化氛围日益浓厚,法治良序正向整体形成大步迈进。

今天,新时代的和风中,法治四川的宏伟蓝图已磅礴展开;巴蜀大地上,全面依法治省的崭新画卷正激情绘就。

法治的温暖,9100万四川各族群众可期可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改起,让每个公民都能感受到公平的护佑、正义的阳光。

法治的力量,激荡治蜀兴川各项事业。把法治思维、法治方式逐渐融入四川发展的每一次脉动,将早日绘就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壮美画卷。

□本报记者 钟振宇 吴忧 刘春华

首页上一页......4567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