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雅安频道 廖诗雪)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布2024年度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通过复核企业名单,雅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4家企业上榜。一直以来,经开区着力构建以千亿产业为引领、百亿企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提速、产业规模壮大,发展新质生产力正成为经开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10月12日,在位于经开区的四川圣吉鸿博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2条生产线正高效运转,粉煤灰、水泥等固体废弃物经过穿芯、搅拌等工序,变成了方方正正、坚固耐用的装配式墙板。
工作人员对轻质墙板进行蒸汽养护工序
在车间的生产线末端,一张张蒸压钢筋陶粒混凝土轻质墙板“搭乘”流水线,有序“住”进蒸汽养护区。
“我们的产品经过高温蒸压处理,能够迅速达到预期的设计强度标准。”四川圣吉鸿博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朝培介绍,凭借公司独有的专利技术,生产的轻质隔墙板不仅强度高,而且在重量上比传统材料轻三倍。
有多轻?黄朝培现场演示,随手拿起一块板材放入水箱中,板材轻盈地漂浮在水面上。
“它也被称为‘飘在水上的混凝土’,”黄朝培说,轻质隔墙板适用于建筑的内外墙体。得益于其轻巧的重量、便捷的安装流程以及高平整度的表面处理,它能够为建筑项目节约成本高达30%至50%。
“雅安孵化园项目、都江堰公交大厦项目、重庆工商大学项目……目前我们正积极为重庆、陕西等地的多个建筑项目提供这种装配式墙板,”黄朝培说,“更关键的是,我们的产品从生产到成品,仅需16个小时的紧凑流程,从固体废弃物到装配式墙板的验收发货,整个过程仅需72小时。”
这种时间效率的显著提升,得益于公司对科研创新的持续投入,以及当地部门对企业科技创新的给予的坚定支持和有力推动。
“我们的研发团队已成功申请了17项专利技术,目前有6项专利正在申请政府的专利补贴,总额超过两万元,”黄朝培说,“经开区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是真金白银显而易见的,这为我们持续的创新和研发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飘在水上的混凝土”
今年来,经开区相继出台《雅安经开区培育“千亿产业、百亿企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持措施》《雅安经开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壮大若干措施》,聚焦企业规模扩张、科技创新、智改数转、项目加速和产业开放,以及项目落地、企业升级、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与企业扶持激励,构建“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发展格局。
“围绕着力构建以千亿产业为引领、百亿企业为支撑的经开区现代化产业体系,政策重点支持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经开区经济发展局工作人员牟建臣介绍,瞄准鼓励和支持大众创新创业,推动一批小微企业入园发展、加快成长,经开区对成功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一次性资金激励10万元,对成功设立国家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的企业一次性资金激励20万元。2024年以来,经开区已为30余家企业累计争取各类补贴超6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