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共识》在雅发布

2019-10-29 11:31:1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飞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黄刚)10月29日上午,在纪念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暨大熊猫国家公园南部入口社区项目启动会议——2019中国(四川)大熊猫国际生态旅游节闭幕式上,四川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大熊猫文化专家谭楷代表与会领导和专家,发布了《纪念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共识》。

据了解,今年是大熊猫科学发现和命名150周年,按照中宣传部和四川省委工作部署,在国内外举行了大熊猫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大熊猫科研保护与文化传播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召开了多层次的研讨论坛会议。

在此基础上,参与纪念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暨大熊猫国家公园南部入口社区项目启动会议——2019中国(四川)大熊猫国际生态旅游节的专家、学者们,形成了共同保护大熊猫、共同传承大熊猫文化、共同促进大熊猫研学文旅融合发展的一致共识。

《纪念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共识》全文如下:

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

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

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

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大熊猫是中国的名片。

1869年,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在雅安发现大熊猫,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种大熊猫从此登上了世界舞台。

“熊猫外交”打开了新中国通向世界的大门,24只“国礼”大熊猫成为“和平友好”使者,其中18只来自雅安,雅安成为名副其实的“国礼大熊猫之乡”;

雅安籍大熊猫“姬姬”走上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会旗、会徽,至今“大熊猫旗帜”依然在地球上空飘扬;

雅安籍大熊猫“巴斯”成为北京亚运会吉祥物,登上重大国际体育赛场;

在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中,“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核心区面积,雅安超过50%;

在中国国家公园中,一个纵横川陕甘三省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已经诞生,雅安划入的国土面积,在大熊猫国家公园中超过20%,在四川片区中超过30%,凸现了雅安的核心区地位。

走过150周年,大熊猫芳华依然,魅力四射,生物大熊猫已然成为“外交大熊猫”“生态大熊猫”“文化大熊猫”“经济大熊猫”,以其无可取代的多元价值和与生俱来的神奇魅力成为闪耀世界舞台的明星。

2019年是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也是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关键之年。

我们站在大熊猫科学发现地——“天府之肺·熊猫故乡”雅安,共商大熊猫保护和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大事,形成大熊猫生态保护和大熊猫国家公园科学发展的雅安共识,倡议全社会共同保护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让大熊猫保有荒野依旧的野生家园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遗产;

加强栖息地生态修复和廊道建设,将破碎化的栖息地串联成片,打通大熊猫基因交流的通道,增加基因交流的多样性,保障大熊猫野生种群健康繁衍;

严格管控大熊猫国家公园内的人类活动,让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有荒野依旧的本来面貌,让大熊猫及其伴生野生动植物活成它们本来的样子。

——让世界共建熊猫家园、共享熊猫文化

大熊猫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坚持熊猫家园世界共建、熊猫文化世界共享,以全球视野和全局眼光搭建跨国际、跨区域、跨领域的广泛合作平台,推进大熊猫科研、保护、发展、交流;

要创新形式讲好“熊猫故事”“中国故事”,让具有典型中华文化特质的大熊猫文化进入更加广阔的世界领域,让“和平友好、和谐相处、和善坚韧、和气致祥”的普世价值影响更多的国家和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让大熊猫家园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园

人类和大熊猫共有一个地球家园,保护大熊猫,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要坚定践行生态文明思想,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为指引,构建“点上聚局、线上旅游、面上保护”的生态格局,做好大熊猫生态旅游、大熊猫文创、大熊猫友好型产业融合大文章,切实做到保护和发展并重,文化与产业齐飞,让大熊猫安然栖息,让大熊猫栖息地社区居民安居乐业,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共踏一方绿地,同顶一片蓝天,齐饮一江清流。凝结社会共识、汇聚各方力量、吸纳全球智慧,我们共同努力,让大熊猫保护事业更加辉煌,大熊猫文化更加精彩,人与大熊猫的家园更加美好!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