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用均在为黄精除草
四川在线雅安频道讯(实习记者游玲)“今年我试种了20多亩黄精,现在的长势非常好”6月21日,万年村红岩组种植大户陶用均在地里忙碌着,“种植黄精其实是零风险,我们和重庆的公司签了回收合同,销路不愁,希望在我的带领下,村民都开始发展种植中药材产业,实现脱贫。”
万年村位于荥经县龙苍沟镇西北部,一直以来,村民靠外出打工为生,村里没有支柱产业。村里的林竹产品,也由于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导致大量优质竹木资源不能转变成群众收入。脱贫攻坚工作中,万年村建成23.6公里的林区产业道路,正在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已发展近千亩的生态茶园、林下养鸡等产业。还专门成立了万年中药材合作社,开始种植天麻、黄柏、重楼等中药材。
万年村前两年种植了黄柏,黄柏种植后,虽然亩产值在13万元以上,但一般要6-8年才可收获。针对这几年黄柏没有收入这一难题,万年村中药材合作社村民以及第一书记魏鸿在前期实地考察、多方比对、调查市场行情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开会,结合村民小组实际和村民意愿,决定采取黄柏树下种植特色中药材黄精,来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黄精又名老虎姜,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等功效。“黄精与黄柏套种的模式,能够实现优势互补,拓宽村民致富门路”魏鸿说。
为了保证村民收入,万年村找到相关公司,签订了较为稳定的黄精购销协议。据了解,万年村首批优良黄精种子2.6万吨,分种到21户,其中贫困户3户,种植面积达50余亩,黄精年平均亩效益达8000元以上,届时,将创收40余万元。在陶用均的带领下,万年村外出打工村民已回来好几个,在自家的土地上发展中药材种植。魏鸿表示,首批黄精种植成功后,万年村将推动大户带头成立黄精种植专业合作社,帮助有意愿的群众发展黄精种植,让黄精真正成为带动群众致富的“黄金”,带领万年村村民实现小康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