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芦山:构建茶旅综合体 编织脱贫产业网

www.scol.com.cn  (2017-11-07 12:29:42)  来源:北纬网  
编辑:王飞  

深秋的芦山县宝盛乡山岭披翠,绿色葱茏。秋日阳光下,呼吸着带有泥土芬芳的清新空气,穿行在茶园景观中,舒适惬意。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宝盛乡齐心协力发展高山茶产业,村民的腰包鼓了,文明素质提高了,生活的整体水平与之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今全乡上下又在齐心探索脱贫攻坚综合体,以示范带动全村乃至全乡茶旅融合,把茶旅融合真正做成全乡富民兴乡的可持续脱贫产业。

茶产业挑大梁 贫困村“摘帽”不是梦

10月25日,在芦山县宝盛乡党委书记高世华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该乡正在建设的脱贫攻坚茶旅综合体。

站在南山顶,高世华指一指东边的一个山头,又指一指西边的一个山头,介绍说:“从你看到的那个山头到这个山头,是全乡2万亩高山茶叶,形成了以马牛山,凤山樱花谷,中坝村马尾岗、中山坪、香樟坪为核心的五大茶叶种植基地。”

宝盛乡的脱贫攻坚综合体正好位于省定贫困村中坝村香樟坪,海拔1200米至1600米。按照规划,综合体以高品质高山生态茶产品为定位目标,发展体验式茶旅观光、森林氧吧休闲、生态旅游等,建设集茶叶种植、加工、茶叶文化、康体疗养、休闲养身、旅游度假为一体的“现代泛农业脱贫产业基地”。

茶叶是宝盛乡的支柱产业。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宝盛乡坚持“茶叶富民兴乡”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以马牛山为代表的高山茶,鼓励农民开展低效林改造、退耕还茶、荒山种茶。通过产业培育、企业带动、茶旅融合,让茶产业在脱贫攻坚中挑大梁、唱大戏。

为了引导贫困户发展茶产业,宝盛乡按照茶农需求,组织技术力量,通过“田间课堂”“代表再行动”“农民夜校”等方式开展集中培训。

“发展茶产业后,一年摘两三个月的茶就能挣不少钱,家里的老人小孩还都能照顾得到。”说起今年上半年春茶的销售情况,玉溪村村主任袁旭笑得合不拢嘴。

目前,全乡茶园已经从5000亩扩大到20000亩。从2018年起,该乡还将新增1万亩投产面积,全乡仅茶叶收入一项将新增2000万元以上,其中省定贫困村中坝村就可增收上千万元,2018年,中坝村将整村脱贫摘帽。

茶旅融合发展 增强人民幸福感

在高世华的眼里,当地生态农业是“底子”,这个基础夯实了,产业链才能持续延伸。“我们在产业基础上打造脱贫攻坚茶旅综合体,巩固脱贫成果,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什么是茶旅综合体?高世华给出的答案是:发展茶旅融合、村企共建、政策整合的脱贫新模式。

近年来,宝盛乡积极响应芦山县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以马牛山为核心的万亩亿元茶叶产业示范基地”的目标,在全乡建成五大茶叶产业示范基地,覆盖全乡茶叶种植面积80%。并从2016年起,在全乡开展了茶叶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马牛山高山茶成为全省重点产品质量追溯平台上唯一实名追溯认证的茶叶产品。

今年6月,宝盛乡和四川优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下协议,拟打造全县最大的茶旅融合、种养循环为特色的脱贫攻坚康养综合体,确保综合体带动贫困村1万亩高山茶园融合旅游经济的发展,实现全乡贫困群众户户有1亩茶叶产业、村村至少达到30亩集体经济茶园的目标。

合作中约定:优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6500亩以黄金芽、安吉白茶等高端茶叶为主的茶叶基地(含中药材),推动茶旅融合发展。政府按照不超过10%投资配套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配套硬化产业公路、配套园区水池、配套园区产业作业道路、配套园区引水渠等。通过合作共赢,实现宝盛乡建档立卡贫困户户户有脱贫产业、村村有集体经济;让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就地就业和全乡劳动力就近务工;带动中坝村万亩亿元高山茶产业向茶旅融合发展,实现整村摘帽退出。

高世华告诉记者,茶旅综合体是在城乡一体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型产业发展,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在茶旅综合体模式主导下,一二三产业互融互动,能够拓展现代农业原有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发挥产业价值的“乘数效应”。宝盛乡通过综合体的开发带动,有望实现全乡劳动力就地就业,并吸引周边乡镇群众到此务工,带动茶叶产业和其他产业可持续发展。

“精准扶贫最重要的是赋予农民及其从事的产业自主造血功能,而综合体这一项目建设的推进,能让当地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是培育新型农民,引导新型农业发展的新路径。宝盛乡脱贫攻坚综合体正是采用‘三方共赢’合作模式,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示范带动茶产业标准化建设与产业经营化管理,快速增加农民收入。”高世华望着连绵起伏的茶园,喜笑颜开地说道。

石雨川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