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蒋鑫 李雨泽 雅安频道 廖诗雪)眼下,正值山药播种的好时节。在雅安市宝兴县海拔2500米的云雾山间,农户们正忙碌地铺设白色导向布,将山药种块精准植入浅层土壤。
村民种植山药
看似简单的种植背后,是宝兴县山药种植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宝兴糯山药浅层横向轻简高效种植技术”的全域推广,为当地山药产业注入了新活力。
“过去种山药靠天吃饭,现在用上新技术,不仅产量翻倍,还能让山药形状更饱满,营养吸收更全面。”陇东镇复兴村村民赵禄琼说道。
这一变化得益于宝兴县与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成功选育出抗病性强、口感细腻的本地山药品种,并研发出高效种植技术,解决了传统种植中的诸多难题,将山药单产量提升了50%。
从育苗到采收,科技赋能正重塑整个产业链条。
“我们与四川农业大学联合选育的宝兴山药新品种‘宝蓣1号’已通过专家组现场鉴定,有望年内通过审定认证。”宝兴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杨建华介绍,农户种植山药期间,农业部门提供全流程技术指导,制定林下高山山药种植技术规程,并拟定了区域性地方标准,推动山药种植向规模化、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产业链末端的精深加工同样亮点纷呈。在“董山真”山药加工车间,现代化生产技术将新鲜山药转化为山药粉、山药面等产品。据了解,一吨鲜山药加工后利润可翻三倍。宝兴山药初加工率超30%,开发出多种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
据宝兴县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县山药种植面积达到10000亩,其中获得有机认证山药1800亩,山药总产量达4000吨,全产业链产值超一亿元。同时,致富带动效应显著,仅冷山合作社就带动10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8万元。
青山绿水间,这条科技与原生态共融的“黄金产业链”,正书写着“两山实践”的致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