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雅安频道 刘静茹)9月3日,雨城区碧峰峡镇三益村的高标准农田里一片繁忙景象,38名村民正分散在田间地头,挥锄整地,弯腰栽种卷心菜苗……这个基地每日可完成13亩种植任务,因品种不同,全部种完需一个月左右,90天后即可迎来首轮丰收。
村民们正在锄地
据了解,这片200亩土地曾为低效林田。2021年,雨城区农业农村局启动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通过土地平整、灌溉排水系统升级、道路修整和土壤培肥等措施,将其打造成“田成方、路相通、渠成网”的现代化农田。如今,这里已实现全机械化耕作和无人机智能管护,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基地采用“粮食+蔬菜”两季轮作模式,既保障“米袋子”,又丰富“菜篮子”。“当前种植的卷心菜预计今年产量将超千吨,明年4月则轮作玉米。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增强了本地农产品供应能力。”雨城区雅雨源家庭农家负责人曹宗贵说。
栽种卷心菜
当地村民李文辉平时在工地务工,农忙时便在这里进行土地管护维护工作,为自己带来不错的增收。“不仅有土地流转租金每亩850元,平时务工每天90元,收获时计件算钱,一年能多挣5000元。”像他这样既收租金又赚工资的村民不在少数。据悉,基地通过“公司+种植大户”模式运营,由雅安供销复兴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牵头,带动周边农户参与生产。
雨城区农业农村局农机服务中心主任甘青松表示,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区里通过基础设施改造和技术服务下沉,推动农田高效化、绿色化发展。
雨城区近年来扎实推进“菜篮子”工程,2025年完成1200亩蔬菜基地建设,形成覆盖5个镇的保供网络。全区已有13个基地纳入“菜篮子”保供名录,总面积达2200亩,并通过绿色防控、质量监管和产销对接等措施,确保蔬菜“产得出、供得上、质量优”。碧峰峡基地正是雨城区“菜篮子”与高标准农田建设融合的缩影。通过粮菜轮作和集约化管理,这片土地正变为保供应、促增收的希望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