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芦”绿水青山丨芦山:一根竹子的“碳”路之旅

2025-09-16 21:53:1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周海波

四川在线(雅安频道 黄刚 廖诗雪 刘静茹)9月16日,雅安市芦山县的竹海还笼罩在薄雾中,四川森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隆生物)的车间里,新鲜的竹叶已经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开启“奇幻旅程”——经过清洗、烘干、粉碎等九道工序,化作细腻清香的翠绿粉末。这批抹竹粉即将发往江浙沪地区,成为烘焙、茶饮等食品生产的原料之一。

曾经,芦山的竹农只能将竹子低价卖给造纸厂,价格随市场行情起伏不定。如今,通过科技创新赋能,原本每吨仅售几百元的竹子实现了价值倍增。除了生产抹竹粉和固体饮料外,企业的竹叶萃取液生产线也即将投产。值得一提的是,芦山引进的5亿元碳材料项目,每年可消化5万吨竹材用于生产高端活性炭;新兴的“以竹代塑”产业正在推动竹纤维替代塑料制品。数据显示,目前全县竹材本地加工转化率已高达92%,竹农年均增收4000元。

芦山的竹林不仅带来产业价值,更创造了丰富的生态效益。沿着20公里长的竹林廊道漫步,游客们在竹海间流连忘返。2024年,生态旅游收入达8000万元,带动5000人次就业。与此同时,这片竹林年固碳量约2万吨,未来有望通过碳交易市场实现“碳票”变现。此外,芦山与江南大学合作建立的竹叶粉食品生产标准体系填补了行业空白,无人机运输使成本降低60%。

一根竹子的背后,是芦山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持续探索和创新。通过开通环评“绿色通道”,开展项目环评预审,2025年一季度为4个建设项目快速出具环评批复;排污许可证动态监管确保企业达标排污;面源污染治理投入5000万元兴建公共蓄污池设施。

瞄准“蜀根汉魂缘起地·生态经济先行区”总体发展定位,芦山通过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和生态补偿机制,成功将竹林转化为“绿色银行”,为长江上游生态功能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