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雅安频道 黄刚)9月24日清晨6点55分,雅安市宝兴县陇东镇赶洋沟村“兴国农庄”老板苟兴国忙碌的一天开始了,因为他既是一名经营户,也是一名“农民主播”。这是他当天的第一场直播,主题是天气。
这一坚持,就是整整4年多时间。也正是因为宝兴县有一批像苟兴国这样的新农人,利用互联网将偏远山区的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传遍世界,并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转换。
“兴国农庄”大院
“新农人”直播带货成“新农活”
在宝兴,苟兴国小有名气,他好学、爱创新,在自己发展同时还帮助左邻右舍。提起自己当主播,他说自己是“半路出家”。
今年52岁的苟兴国是南充人,年轻时在成都做电脑生意,因劳累身体需要静养。在朋友的引荐下,他与家人来到陇东镇,休息了3个月时间,感觉特好。“我就喜欢上这里的空气。”他笑着说。
这是如此朴实,又如此真实的一个选择理由。
说干就干。苟兴国来到宝兴县陇东镇赶洋沟村,创业、打拼,如今这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兴国农庄”农家乐在当地可谓家喻户晓。受地震、疫情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农家乐的生意受到一定影响。2020年5月23日,苟兴国在闲聊时,刷抖音刷到本地网红“野丫头”。顿时,他脑海中萌发一条新的发展路径,线上线下相结合,直播带货。
游客在“兴国农庄”休憩度假
“我们合作了3年,主要直播带货本地中药、笋子、猪肉等土特产,收入有800多万。”苟兴国自信满满,目前与对方终止合作了,自己“单干”。他每天按时直播4场,主题分明,包括吃住行玩以及附近的山水、云海等风景。同时,依托当地生态资源优势,他开发了林中徒步、泳池垂钓、篝火晚会等配套项目,仅今年“五一”到今天,接待人数达3万人次。
“高峰的时候,我们农家乐住不下,我就把客人带到同一个村的另外4家农家乐。”他表示,一定要让远道而来的游客感受到安心、暖心。
在“兴国农庄”大院里,无豪华的装修,无搭建的直播间,但每当夜幕降临,院坝中间有一堆柴火会燃烧起来,熊熊烈火给游客带来温暖。这也如同一盏明灯。苟兴国对未来充满希望。他表示,自己要抓紧补齐做不好短视频这个短板,做好直播,创收的同时讲好宝兴故事。
这些新农人创新发展故事,在宝兴全县多地正在续写。陇东镇人大主席吕敏说,截至目前,全镇至少有8个主播,得益于当地优越的生态资源,将优质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
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
如今,宝兴的生态资源已逐渐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转化为发展优势,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一项项富民产业。未来,像“兴国农庄”这样的生动发展案例会越来越多!
据宝兴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利用生态和自然人文优势,丰富包括避暑度假、科普研学、红色旅游、观光体验等在内的多元业态,统筹推动文化旅游业态多元发展,做热“乡村+文旅”“演艺+文旅”“体育+文旅”“美食+文旅”,特别是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夯实产业基础。
距离“兴国农庄”近20公里的一个圆形山顶,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为“大圆包”,这里海拔1300米至2500米,夏季平均温度仅19℃,是宝兴县中药材种植基地,也是宝兴县建设“天府森林粮库”中药材现代产业园区的核心区域。
宝兴县中药材种植基地
以药为媒,山水生金。在园区的带动下,以陇东镇“大园包”为核心区,辐射带动全县中药材种植24万余亩,园区以种植三木药材厚朴为主,并在林下套种川牛膝、云木香、赤芍、玄参等中药材及药食同源植物,年产量超过15万公斤。园区建立联农带农机制,通过土地租赁、合作生产、加工、销售等方式,调动农户发展林草中药材产业的积极性,联农带农占比达80%。
大圆包中药材种植基地是四川省首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之一,赶洋沟村也是全省中药材“一村一品”示范村和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如果说单一种植药材是“一条腿”走路,那么“药材+旅游”则是“两条腿”奔跑。依托园区建设,陇东镇大力发展林旅康养业态,园区内现有4家成熟的农家乐,均建立生态康养服务站,年接待游客4万人次。
据了解,“兴国农庄”凭借其综合优势,先后获评“四川省四星级森林人家”“四川省级森林康养人家”“四川省农家乐园”等荣誉称号。
宝兴县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加大对“新农人”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通过建设创业基地、提供培训指导、拓宽销售渠道等措施,帮助更多像苟兴国这样的“新农人”成长壮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图片由宝兴融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