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报喜!宝兴高海拔玉米亩产突破800公斤大关

2025-10-23 22:51:3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周海波

四川在线(骆驿 李永杰 雅安频道 刘静茹)雪山脚下,丰收的金色画卷正徐徐展开。近日,在宝兴县嘎日村千亩示范田内,一场严谨有序的测产工作正在进行——专家组深入田间,严格按规程随机选取三块代表性田块,通过机械实收、样本采集、精准称重与水分测定等环节,最终测算出玉米平均亩产达857.6公斤,不仅超额完成预期目标,更创下全市高海拔区域玉米单产新纪录。科学测产,为这场丰收写下最有力的注脚。

专家为丰收的玉米测产

科技,正悄然改变这片土地的耕种方式。从“靠经验”到“靠科学”,种植户们在专家团队指导下,学会了精准施肥、绿色防控,更用上了无人机飞防等现代化手段。“今年我家二十多亩玉米长势特别好,收入肯定能涨一大截!”农户刘承喜悦地说。这场丰收,正是宝兴县科技兴农战略落地生根的生动缩影。

在这片海拔较高的土地上,“玉米—马铃薯”套作模式正结出累累硕果。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联合四川农业大学与市、县农技专家组成技术服务团队,指导嘎日村集体经济联合社统一实施培肥地力、无人机植保与物化补贴,推动“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有机结合,打造出高海拔地区的“吨良田”典范。

种植户迎来玉米丰收

“通过复合套种,我们不仅实现玉米高产,还实现马铃薯亩产增收1000公斤,探索出适合山区的高效种植模式。”宝兴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模式成功将专家田的“试验产量”转化为农民田的“家常产量”,为周边地区实现均衡增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

嘎日村千亩高产试验田

嘎日村的成功经验,为高海拔地区农业提质增效打开了新思路。县农业农村局表示,将系统总结该村的种植技术与组织模式,在全县范围内推广,让更多农户搭上“科技兴农”的快车。这一产量突破,不仅彰显科技对农业的赋能作用,也为区域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