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在线(骆驿 周浩毅 雅安频道 廖诗雪)11月16日,“国家公园少年博物学家挑战赛暨大熊猫国家公园宝兴片区自然教育线路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正式推出了面向全国的“国家公园少年博物学家挑战赛”,并发布了一套覆盖儿童到老年的全年龄段自然教育线路。这标志着大熊猫国家公园宝兴片区在自然教育体系建设上取得新突破,为推进国家公园全民自然教育提供了创新范本。
科学发源地变身“自然课堂”,赛事首站落地宝兴

大熊猫国家公园宝兴片区,是兼具科研价值与教育意义的“自然课堂”。1869年,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在宝兴首次科学发现大熊猫,使其成为中国近现代博物学的重要发源地。至今,宝兴拥有602种模式物种、4000多米垂直生态梯度等独特资源,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被誉为“世界动植物基因库”。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宝兴成为本次国家级赛事首站落地的不二之选。
“在宝兴县,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过去很多生物学家在这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包括现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也有很多科学家在这里从事相关的研究,所以我们希望能够让青少年以及社会公众进入宝兴,感受这里的魅力。”国家动物博物馆馆长张劲硕说道。
线路覆盖全龄段,构建自然教育可复制范本

本次发布的自然教育线路注重多年龄分层与实践能力培养,涵盖不同群体的需求。
“青少年生态科考”面向10至15岁对动植物和科研有浓厚兴趣的学生;
“生态经济与科学探索”针对15至17岁关注社会经济与公共政策的学生;
“熊猫亲子营”服务于6至9岁儿童及其家庭,倡导亲子共融的自然体验;
创新推出“银发活力营”,鼓励老年人在家人的陪伴下“慢享自然”。
清华大学国家公园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刘雪华指出,四条线路设计覆盖全年龄段,从少儿到老年群体均有兼顾,为当前及未来的国家公园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不仅有助于公众获取知识,更能通过实地体验增强认知,具备重要的示范意义。
搭建成长平台,激励青少年解决真实生态问题
据了解,国家公园少年博物学家挑战赛紧扣生态保护核心议题,设置了三大挑战方向,构建了“问题导向—实践探索—成果转化”的完整闭环。赛事将围绕科学探究能力、生态责任意识与跨学科创新力三大核心维度展开,确保青少年在参与过程中不仅能收获知识,更能提升解决现实环境问题的综合能力。
此外,这一活动还为青少年搭建“学术展示+能力认证”的成长平台。优秀成果将在国家动物博物馆展出并汇编入《国家公园少年博物学家年度报告》,入围选手将获国家动物博物馆认证的“国家公园少年博物学家”证书。

活动现场还举办了两场圆桌对话,专家学者与青少年代表分别围绕“国家公园中自然教育的未来方向”和“在国家公园中的探索与成长”展开交流,共议自然教育与青少年成长深度融合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