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雅州·记忆——老去的理发店 难以舍弃的老手艺

http://www.scol.com.cn  (2017-06-06 16:28:13)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王飞  

四川在线雅安频道讯(记者 刘逸梅 杨路铭)随着时代变迁,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许多我们生活中曾习以为常的老街、老景、老手艺,逐渐退出舞台,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成为某一代人的回忆。那么,你是否还记得,曾在记忆中闪闪发光的他们?

这些年来,雅安城市发展速度很快,许多老商店从有到无,然而,也有不少人在日新月异的潮流中依然选择坚守,慢慢成了和岁月同行的“老故事”。在雅安市雨城区城后路192号的一家小店铺里,余大林、卓根秀夫妇就是这样的存在。

5月31日上午,记者来到大林卓越美发店,在晨曦的阳光中,见到了采访对象——余大林、卓根秀夫妇。初见余大林,很难想到他今年已年过半百。岁月带给他的,可能只有几十年未变的平头发型上的点点银丝,忙碌充实的生活也许是他“显得年轻”的秘密。每天清晨八点,夫妻俩就一同来到自家小店,烧上一锅热水,打扫打扫店内卫生,静静等待生意上门。

34年风雨不断,生意长青

宽大笨重的老式理发椅,墙上挂着用来磨刀的剃头布,锈迹斑驳的水龙头……眼前所见的一切,勾起了记者不少童年记忆。如今,这种以传统手艺剃头修面的理发店,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已然难觅踪影。虽然店内没有华丽的装潢,也没有播放时下流行的音乐,可小店的生意,依旧是不错的。在如今遍地新潮发廊林立的雅安街头,理发有时会成为一种“选择困难症”。而这间不足10平米的小店,依然会出现排队等候的场景。更多的时候,余大林一天的工作从早上开始,要持续到下午5点左右才能结束。对于一间装修简陋,工具老旧,还没有年轻帅气理发师的老店来说,答案其实很好发现。

“我是20岁接我父母的班,开始理发。我父母也是理发的,再上一辈,爷爷在大邑也是理发的。按现在的话讲,应该叫家族手艺。”从业34年后,余大林对自己的工作多了些传承的荣誉感在里面。“这么多年,我的店就在这城后路上换来换去,店是老店,人是老人,生意也都变成老感情,我感谢大家这34年来的照顾,让我把这碗饭吃到现在。”

“我觉得现在的理发手艺和当年那会儿,完全不一样了。按原来的说法,这门手艺,没个三五年的仔细钻研,你挣不了钱。”挥舞着手中的电动剃刀,余大林对记者说到:“比如这东西,它自带各种尺寸的推头,三毫米、五毫米,你想要多长,就有多长。这样一来,谁都能自己在家里推。但我不用,我给客人理发,凭的是三十多年的手艺。可能和电推子相比,大家还是要相信我一些。”

最近十年,各式各样美发店犹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老理发店更是越来越少。“我十多岁就开始学理发了,我师傅就是他的母亲。就这么学着学着,我和他学成了一家人。”站在老式热水箱前,43岁的卓根秀望着余大林对记者说,“一开始我觉得特别难,力度技巧都很难把控。那会生意比现在可忙多了,除了师傅,还好有他一直帮着指导我,我就这么慢慢出师了。”

在余大林的店铺里,没有绚烂的转灯,也没有豪华的座椅,操作台上摆放的工具虽多,也不过只是些常规的剪刀和梳子,一切物件都老旧的自然。“其实我也想过,我们这样的老式理发店消失是正常的。只是,如果我们不干了,许多老顾客会不习惯。”卓根秀说,“我们也不是没有想过换些新设备,但效果其实并不好。我们的老顾客大多都上了一定的年纪,如果换成现在那种躺着的洗头床,很多老年人有高血压,躺着反而不如坐着安全。那就一切照旧,反正这些年,也就这么过来了。”

十五元价格合理,人心不变

开了34年的理发店,余大林理发加修面的收费,从最初的一毛五分钱,到现在的十五元,永远显的那么“亲民”。良好的手艺,亲民的价格,让这间毫不起眼的小店,有了一群“忠实的粉丝”。

5月31日上午八点左右,家住小北街的罗伟宏,穿过苍坪山隧道,早早来到余大林的店里,准备赶在上班前,也赶在盛夏来临前,剃个小平头,让自己凉快些。

“早上人少,下午再来,就不知道要不要排队了。”坐在镜子前,罗宏伟一边理着发,一边开始回忆起自己的理发史:“二十年前,那会还是年轻小伙子,流行喇叭裤配爆炸头,头发得烫,才算时髦。我找到余大林,让他给我烫一个,烫完以后,这头发卷了一年多,还没变直。”谈到这段,连他自己都笑起来:“那时我就觉得余大林的手艺不错。这么多年了,一直在他这里理发,都习惯了。不但我来,家里大人小孩,也都在这里理发。”

而另一张椅子上坐着的陈永康老人,已经65岁了。他早起锻炼后,准备来把头发稍微剪一剪,显得精神些。老人对记者说到:“我家就住这附近,家里人要理发,基本都是在大林这里。我记得我儿子当年第一次理发,就是在大林这里,去年我孙子出生,还是在余大林这里剪的。三代人,不容易啊!”

像这样的老主顾,还有许多。同外面那些新潮时尚的理发店不同,这家老理发店里,不仅布满时间的味道,还充斥着满满的人情味。“开店时间久了,我们和老顾客自然而然就成了朋友,每位顾客基本都有固定来报道的时间,有时他们到固定时间没来,我心里还会牵挂着。”卓根秀讲道,“就像住在这里附近的杨文秀婆婆,她本来每周都会来一次。有一回,她隔了三个星期都没来,我一直挺担心,但因为没有她的联系方式,也只能干着急。第四周她终于来了,看到她我这颗悬着的心才总算落到肚子里。她告诉我,由于她不小心摔倒,静养了几周,养好了就立马过来了。”

对于余大林和卓根秀来说,这些都是他们坚持从业的理由。“我们不是没想过找些徒弟,把这手艺传下去,但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学这些老手艺。待在我们店里的最后一位徒弟,离现在都有13年左右,小伙子没学多久也放弃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主动说要来学艺。”卓根秀对记者说,“我的两个孩子都长大了,对于这份职业,孩子们没有嫌弃,但还是不愿意接班。他们也知道,一旦干了这行,对家庭的照顾就会很少。孩子们小时候,我们很少陪他们,所以他们不想继续干这行,我和大林都很理解。”余大林在一旁补充道,“不过,我们还有这么多老顾客在呢,可不能轻易说不做就不做。我已经答应了我的老主顾们,我们两口子,只要还能做就一定做下去,回报大家对我们的照顾!”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